

10月16日,兴县罗峪口镇李家梁村的高文宝家地里,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二十余名工作人员挥汗如雨——有的蹲地拣红枣,有的躬身搬玉米,有的奋力挥镢头刨土豆……一派繁忙景象。仅一个上午,五亩土地上的红枣、玉米、土豆便颗粒归仓。脱贫户高文宝激动地连声称谢:“真是人多力量大!若没有这些同志帮忙抢收,五亩庄稼可就全烂在地里了,我们一家人的心血……”
秋分已过,连绵阴雨却笼罩吕梁山区十余日之久。熟透的红枣、玉米、土豆在地里迅速腐烂霉变,农民一年辛劳的丰收果实眼看就要付之东流。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闻讯而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两抢一保”部署要求,迅即联合机关驻村工作队组成志愿服务队,奔赴200多公里外的李家梁村,为脱贫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抢收。
黄河岸边的滩涂地里,队员们个个成了“庄稼把式”,与村民同心苦干,镢头翻飞深耕泥土,躬身钻进密实的玉米地掰棒,仔细拣拾散落田间的每一颗红枣。汗水滴落,泥土与粮香交织,干群合力,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孕育的希望。
“秋收伊始,我们便细致摸排村里劳动力情况,全力协调收割机、烘干机、翻耕机全天候运转,确保人歇机不懈。”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泽兵郑重道,“尤其对监测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帮扶必须精准及时到位,确保秋粮应收尽收、一户不落。”
从机械轰鸣的农田到汗水浸透的衣襟,助农抢收的干部队伍本身就是一面面旗帜。队员刘丽珍深有感触:“农机人深入基层助农,每一次俯身都是对‘三农’最直接、最具体的服务。这不仅是解民忧,更是一次贴近泥土锤炼党性、密切血肉联系的深刻教育。”
党旗所向,力之所聚。 当党员干部真正卷起裤脚踩进秋收的泥土,当“为人民服务”化为镢头刨下的坚实土地与满筐收获的粮食,民心就在这泥土芬芳中自然凝聚。吕梁山区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秋收战役,不仅保住了千家万户的粮袋子,更以最朴素的方式昭示,解民所忧、纾民所困的行动,正是党性在风雨考验里最闪亮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