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石楼

倾心为民的好书记

——小记马村党支部书记文三平

□ 文/赵婷婷 图/苏彦云

在灵泉镇马村文化广场上,笔者看到孩子们正在广场上跑来跑去,嬉戏着;在马村农家书屋内,几位村民正在安静地坐着看书;在核桃林里,笔者看到村里的“土专家”正在修剪核桃树……如今,马村有了水泥路、过水桥、村民活动中心、养殖场、矛调室、便民服务室、滴灌设备、筹集资金为学校购置桌椅板凳、节假日慰问贫困户……这一切都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文三平。

善解群众之需

“路面以前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下雪天,路上又粘又滑,文书记一上任就给我们修路,现在好了,水泥路通到了俺家门口了,再也不用发愁啦”“现在俺们村一到晚上,所有路灯齐刷刷地亮起来,到处明堂堂的。以前晚上出门很小心,怕路不好走摔跤,现在不用怕啦”……当得知笔者是来采访农村新变化时,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说文三平给他们办的好事。路修好了,灯亮起来了……村民对文书记的赞美溢于言表。

然而,在文三平看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践行自己当初的承诺。用他的话说,作为村支书,就是要忙群众之需,切切实实的为村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善谋富民之策

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他在一次与驻村工作队长的交谈中了解到汾阳核桃非常有名,品种多而品质优。这给了文三平启发,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产生了:嫁接改良核桃品种。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他先后6次带领大伙(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去汾阳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他发现,与传统核桃相比,这些新品种个大、皮薄、肉厚、取仁容易、出仁率高……大家伙共同商讨后决定引进“清香、礼品2号”这些新品种。核桃品种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村民管理措施落后,管理方式不当,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专门从汾阳特邀核桃专家来村里,实地教导村民,上午讲解如何嫁接核桃、如何防治病虫、如何进行日常修剪等;下午带领村民实地操作,手把手教村民嫁接、修剪核桃……通过面对面的讲解,手把手的教导,现在,村里已经有张纪儿、文有平等23人组成的核桃嫁接、修剪、管护队伍。

万事开头难,当开始对村里的核桃树进行嫁接改换枝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很多村民不愿意对自家的核桃树进行嫁接,他们认为,传统的核桃已经结果了,新品种至少还要等三年,3年里没有收入不说,新品种能不能存活、能不能结果……一系列的未知,让村民不敢冒险。田间地头、村民家中、村民大会,文三平利用各种场合宣传新品种,在他的努力下,一部分村民同意对自家核桃树进行嫁接。修剪、嫁接、垫土、漂白……他和村民总是早出晚归,忙碌在核桃树下。

为了让首批嫁接的核桃能够如期挂果,文三平一有时间就会和村里的“土专家”一起去核桃林,除草、施肥、修枝、病虫害防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首批嫁接核桃顺利挂果(个大、产量高),村民们个个都眼红了起来,都来找文书记,想要对自家的核桃进行嫁接。目前,村里已嫁接的核桃约1000亩。

“俺家共有5亩核桃,第一批嫁接了2亩,今年已经挂果啦,改良以前一亩一年能产约100斤,改良后一亩能产约300斤,1亩地收入就增加了约1500元。核桃能有这样的产量,多亏了俺们文书记,下一步,俺计划把剩余的3亩核桃全部嫁接了……今年,俺还去其他村里和附近的几个县进行核桃的嫁接与日常管理赚了1万余元,这些技术也是文书记请人教我们的”,村民张纪儿高兴地说。

新建100吨人畜吃水工程、新建村民红白理事厅……都是文三平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相信在文三平的带领下,马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精彩,马村村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