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艺副刊

青春就应当是闪光的

张文娜就坐在我的旁边。她穿着洁白的短袖衬衫,一会儿看看电脑上她做的科件,一会儿抬起头轻轻地地给我们讲着。在这炎日的盛夏里,她犹如那一片碧绿的荷叶丛中的一枝清净的白荷,正在雅致而羞涩地尽情绽放,正在熠熠发光。我看见她的眼角里有几缕红色的血丝。心想,这几天,她是不是又熬夜搞发明写论文了?看着她,我的心的确是不平静的。我怎么也想象不到,这么一个刚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6年的女研究生,会爬上那20米高的电线横担上进行电网作业,会一年四季在那荒郊野外顶风冒雪地巡查电路。我想不通的事情还很多,还是静静的听她讲吧。

“从毕生入职至今,我在输电运检室已经待了6年,有很多人会问:你一个读了20年书的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会选择扎根艰苦的输电生产一线岗位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使是研究生,要想有所作为还是必须从基层做起。既然是学‘工科’的,那就应该先到‘工地一线’去磨练!”

好一个应该先到“工地一线”去磨练!这么一个“去磨练”,就有了张文娜这五年里的好多“第一次”:

第一次线路巡视。2012年迎峰度夏大负荷线路保电特巡,她戴上安全帽,穿上蓝工装和绿胶鞋,背上巡线包,全副武装,跟上班长登上工具车,开始了第一次巡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抵达绛县紫金山脚下。尽管此时的紫金山花草盛放,百鸟齐唱,犹如她才出大学研究生毕业一年之后的青春岁月,美得美不胜收。但是,她和师傅们无心欣赏这一切,就开始了这220KV汾绛ll线的巡视。她跟着杨师傅们背着巡线设备和红外测温仪,穿过荆棘丛生蜿蜓崎岖的山路,走了两个多小时,翻了两个山头才到达目的地。休息片刻后,杨师傅边检查边示范给文娜讲解。每一基铁塔,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眼睛要像扫描仪一样,从地线、绝缘子、导线、金具、塔身和接地等处,缓缓地扫过。要认真检查线路本体、附属设施和通道环境有无缺陷与隐患,并做好记录、拍照和存当。就这样,文娜跟着杨师傅们在磨练“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过程中,度过了盛夏的一天。在天黑之后的下山行程中,脚下布满了碎石子。文娜尽管是紧抓着身旁的杂草和树枝,一点一点地向山下滑行,但还是不知跌倒了多少次。她总觉得杨师傅要比自已稳健的多。每次她跌倒的时候,杨师傅伸出粗壮的手拉时,笑着说:“ 一

知道了吧!这就是人们说的,‘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野外查线的。’”回到自家楼下时,她才发现身上挂了彩,手掌和胳膊被树枝划出五道血痕,并且腿脚酸痛,上楼梯都觉得十分困难。可是她一想起杨师傅说的那话,心里顿时觉得暖暖的,自己终于真正成为这支队伍里的一员了。

第一次登高作业。2012年9月的一天,张文娜穿好脚扣,站在杆下,抬头仰望20米高的顶端横担,想着要爬上去作业,还真的心生畏惧。她又低下头,好好地检查了笨重的铁脚扣扣好没有。脚扣难扣,她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沉重不太好控制,位置找不准、卡不住或卡不稳,感觉一步做错就会掉下来,进一步加深了登高作业的恐惧感。班长杨国栋和裴志峰师傅耐心地教导她,不要怕,要放松,胆子放开,不要紧抱电杆。这办法还真灵!张文娜就这样,端平脚扣,水平扣进,心里静静的听着,一声又一声的清脆金属声,踩稳,一步又一步地爬上去了。当她第一次登至横担,系好安全带,站稳后,感觉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她朝20米的高空下望去,四周的村庄田野映入眼帘,风景如画,微风拂面。文娜紧张的心情慢慢地放松下来,细细地欣赏着难得的美景。一座座巍巍铁塔屹立在连绵的青山上,与一根根银线连接,将那光明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顿时,让她感受到了输电人的伟大,工作意义的非凡。她为自己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十分庆幸。

这就是坐在我旁边的张文娜,现为国家电网山西省运城市供电公司输电运维四班副班长。除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在工器具小改小革的多层灰密测量污浈过滤斗架和非接触式信号采集装置方面,获国家授权专利3项,在《电气技术》《高电压技术》《工程管理前沿》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6篇。她2012至2014年获运城公司先进女职工,2014年获山西省公司五四青年奖章,2015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获国网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张文娜,一位年轻文静的大学硕士研究生,是怎样炼成为敢于在20米的高空作业的全国劳动模范的呢?

我随着山西作家“走进山西电网”采风活动,又来到了临汾市的吕梁山深处,大宁县电网公司。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这里虽然处在莽莽大山深处,是一个小县城的电网公司,但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工作和生活氛围很好。杨勇华经理对我笑哈哈大笑,说:“我们这里是,地处偏远,思想观念不落后;条件艰苦,工作标准不降低。”

杨勇华是个精干利落的人,别看见乐观爽朗,却是个特爱琢磨、工作点子特多的基层干部。我特喜欢他们公司搞的这个“2十6青工管理提升工程”。这个提升工程的运行机制特酷!依托青工管理提升和青工益智活动这两个中心,建立起了六种机制,即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培育机制、人才考核机制、人才成长机制、人才互动机制和人才引导机制。大宁电网公司的班子成员都是干事业的人。他们发动全公司的人,通过师徒互带、讲学述学、挂职挂岗等多种渠道,让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大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缩短成长周期,让他们的青春在这个大山深处大放异彩。我们参观了他们的青工益智活动中心,有电脑电视电影,有图书象棋和“文房四宝”,有锣鼓扬琴口琴电子琴,丰富多彩,绚烂耀目。有“蜜蜂小组工作平台”,人人可以在这里进行项目设计、学习探讨、技术创新和成果发布。还可以在这里举办演讲比赛、书画交流和才艺展示,集科学性、知识性、竞技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达到锻炼思维、启迪智慧、修身养性和提升文化品位和内在气质的目的。我说咋这里的年轻人,个个漂亮帅气,活泼精干?原来如此。好!你优秀了?开始“闯三关”吧!进“纸上谈兵”、“沙场点兵”和“帷幄布兵”这三关中,滚动选拔,推扰选拔。好!你突出了?杨勇华是个大聪明人,你想要什么给你什么,只要你能干。“唯才是举给位子,不拘一格压担子,帮扶成长搭梯子,大力表彰给面子”,四类途经,努力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人负其责,人为我用”。“重要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优先培养,后备人才全面培养”。大宁公司就是这样,有效破解了山区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瓶颈”,使大批青年优秀人才很快脱颖而出。他们的这批年轻大学生在2016年度临汾公司举办的首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段德志在山西省电力公司2016年9月举办的全省党群队伍竟赛中荣获一等奖。午竹泽带队的人力资源部是全省人力资源管理先进单位。杨斌在临汾公司举办的“魅力展示”主持人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这批年轻人组建的“青年团员突击队”,已经成为大宁电网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上的排头兵。

在和这些年轻人的座谈会上,清秀的大眼睛姑娘裴佳佳说起她的成长经历,不由得哽咽泪下。她说:她在那段时间时感到特焦虑,同事们进步的进步,提拨的提拔,而自己却因刚生完孩子上了班,不适应,老想远在临汾的孩子,心思难以集中,我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时,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伸出无数双热情的手来帮助我,“师徒互带”,签订“互带合同”,心交心,谈心解难,手把手,传授生活技能,通过师傅、团委、部门联络员、线下心灵驿站、线上手机互联和心理咨询师等“3c计划团队”,把我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困境中很快走了出来,和大家共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青工“温馨家”之中,觉得好开心!好快乐!真的是“相聚是缘分,缘来一家人”。

青春,就是人的生命最奔放、最充沛、最幸福的时光。

身处这样时光中的青春,就应当是闪光的。

所以,张文娜才说:生命当如彩虹。我要用自己的青春诠释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于拼搏、默默奉献的国家电网人的“输电精神”。我觉得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研究生,不能让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荒废,不能让研究生的光环在工作和生活中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