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富硒产业带来生态红利

本报讯 (记者 李雅萍 通讯员 郭晓) 10月20日,记者来到孝义市下堡镇下卫底村的武四柱家里,碰巧遇到该村党支部书记武殿生正在院子里帮忙剥核桃皮,准备把核桃仁送到城里的饭店。看着乡亲们这两年来的日子越过越好,武殿生兴奋地说:“我要牢记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走合作经营道路,带着乡亲们大胆试、大胆闯,向美好生活进发。”

近年来,该村充分挖掘自然生态资本的经济潜力,既要生态好,又要农民富,还要乡愁浓。去年该村1500亩核桃林引进富硒技术,全力推广富硒核桃林种植,今年全村共产富硒核桃30万斤,高产量高质量的核桃销往全国各地,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绿色发展新路。武四柱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亩核桃林便是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他便尝到了富硒核桃带来的甜头。“今年的富硒核桃在市场上很抢手,不出家门就销售一空,外地的客商来的也很多,真的是供不应求啊!”他高兴地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过去每年收入大概8400元。今年的富硒核桃每斤多卖了3元,收入增加了近3600元,今年我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

“发展富硒功能农业不仅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而且生态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今年自己掏腰包试着种了几亩富硒红薯,发给村里各家各户品尝。”武殿生说,富硒红薯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更高。明年准备引导村民一起种植,让乡亲们的日子更加红红火火。

“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看完十九大报告后,从富硒到富民,武殿生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期盼。他说,在“硒”望之路上,该村将在十九大报告的指引下,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把生态富硒产业做大做强,引导农户脱贫致富,实现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