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对于城市卫生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事业。应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居民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居民积极参与。
垃圾分类处理初步探索
清晨四点,当绝大多数人家仍沉睡梦乡的时候,城建部门环保垃圾车已经出动了,车身后面的踏板上站着四名清洁工人,头戴黄色防护帽,脚盖黄色护靴,顶着微薄的晨雾,沿路在各个垃圾站、箱边收集垃圾。最后,车辆满载着垃圾开出城外,向近郊枣林沟后山驶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清洁工人们就是这样辛勤地劳动。
记者在市环卫部门采访得知,十三五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市积极保障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及探索垃圾回收新途径,目前市区已在探索实行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市区城乡所有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全部由环卫中心统一分类收集、清运到垃圾填埋场。城乡可利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城乡所有可利用包装箱、塑料桶、装潢材料由环卫工人统一收集到指定废品收购站、点,部分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同时,我市鼓励清扫保洁人员将废旧电池、塑料袋等垃圾从源头上进行初步分类收集。
农村其它垃圾分类处理。农村建筑垃圾、渣土等由乡镇(街道)统一按片规划就近选择填埋场处理;柴堆、煤堆进院;粪堆全部清理到田间地头。
使垃圾分类成为自觉生活习惯
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要号召市民人人参与。以社区为单位,把垃圾分类宣传到每一户、每一个人,教会居民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建立垃圾分类标准手册,免费发放。依照标准落实分类收集,完善分类收集步骤。垃圾分类搞得越细越精,越有利于回收利用。各垃圾点可统一安放不同颜色标志的垃圾桶,在居民区,单位进行粗分,可按4至6种分类。如金属类、玻璃类、纸类、电池类、塑料类、厨房类等,分别用不同的颜色予以固定。根据垃圾的种类,采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置方法集中处置。垃圾桶上必须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说明,便于指导市民使用。
探索垃圾回收新途径。改善目前的垃圾储运形式,对垃圾回收车进行分隔式的改造,分类装载垃圾。充分发挥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转卖到企业。建立垃圾下游产业的专门回收队伍,由厂家直接回收,实现多渠道回收,引入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机制,以此提高服务质量和垃圾的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