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曾如是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现在已较过去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
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队伍中存在着的一些严重的错误,是应该认真地克服的。
因此,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有理由、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大胆地继承、借鉴、总结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提出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成长的基本道理。
“格物、致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本人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成家后对家务活,特别是“和面、炒菜”就不会,从不会到会,这就是个“格物、致知”的过程。但“格物、致知”后,可跃升为“创新”,这便是普通人和现代科学家、发明家的区别:看到成熟的苹果落地后,一般人只会认为:“这个苹果熟透了,一定好吃,于是乐滋滋地吃了个甜”,这是一般人的“格物、致知”结论。而牛顿却想:“苹果为什么是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呢?”于是牛顿带着这个疑问,深入研究,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当然,我们现在在学生时代物理老师的讲解也懂得并掌握和学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了,就没必要再耗神费力地再图谋通过对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来研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我们知道它是真理,应用于实践继续搞科研创新就行。
瓦特看到茶壶里的水开了,将茶壶盖顶起,一般人得出的致知结论是:“茶壶盖被蒸汽顶开,水一定开了”,仅此而已。而瓦特却因这个启示发明了蒸汽机,从而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资本家带来的生产方式、财富,甚至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现实问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从手工业到大工业生产的不同经济模式,通过运用抽象出的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力、商品、货币、剩余价值等经济元素认真深入分析研究了资产私有化、工业化时代的运行方式和所创造的财富,以及由此给人类带来的生活、生存方式的改变(主要见《资本论》专著)。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惊呼:“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同时,马克思也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周期性地出现的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如此描述:“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私有化的经济模式中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力、商品、货币、剩余价值等经济元素的深入考证、分析(见《资本论》),由于资本私有化,资本家的无限趋利,生产过剩,社会购买力不足,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制无法保证工业大生产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世界近现代史告诉我们,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往往是灾难性的!
马克思通过深入分析、考察、考证,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体制模式,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告了共产党人要创造一个高于资本主义的,克服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真正实现全人类协调、健康、绿色、发展、创新、共享、繁荣的新世界——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列宁的主要著作涉及的主要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它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真理。而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科技方面的问题、内容、知识,则还需自然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来回答解决。
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如是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邓小平同志亦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迫切要求我国人民尽快掌握自然科学,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造福子孙后代,造福人类。于是,我们祖国涌现出了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李四光、陈景润等功绩卓著的科学、科技巨匠。
“正心、诚意”,对于孔子自己来说:“吾十五而志于学”,则是十五岁的孔子此时“正心、诚意”了,是要不断学习他没有掌握的知识。而对于当今共产党员来说,自从他(她)入党,特别是思想上入党后,则是他(她)“正心、诚意”了,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以完成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无数共产主义志士还未完成的事业。
“修身、齐家”,这是对一个人步入社会后基本的和一生的要求,需不断学习、成长,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自身,达到至贤至圣。孔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他用自己个人的成长历程、体验在言传身教。
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亦如是论述:“现在回到同志关系。我提议同志之间有隔阂要开谈判。有些人似乎以为,一进了共产党都是圣人,没有分歧,没有误会,不能分析,就是说铁板一块,整齐划一,就不需要讲谈判了。好像一进了共产党,就要是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才行。其实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有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九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八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七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六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五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只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不可以在小房间里头两个人或者几个人谈谈呢?可不可以从团结出发,用帮助的精神开谈判呢?”
刘少奇同志也曾发表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共产党员自身的修养提出了要求。老一辈共产党人形成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作风正是为解决每个共产党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形成的。
“治国、平天下”,则是对一个人,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高级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则是“治国、平天下”的表率。
江泽民同志在《“三讲”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探索》中指出:“讲政治,必须坚持讲学习。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扎实了,各方面知识丰富了,才能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敏锐地识别各种错误的观点和思潮,科学地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也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句话,只有讲学习,才能更好地讲政治。学习,首先是学习理论。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仍然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同时,还应该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方面的知识。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对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很有好处,也应该熟悉和了解。人类创造的知识是浩瀚的,全部都学也不可能,应该结合自己的知识状况和工作实际,合理制定学习计划,逐步积累和深入。人不是生而知之的,知识、才干、经验都要在工作实践和刻苦学习中获得。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不仅要在总结成功的经验中获得提高,而且要在汲取失败的教训中获得进步。这是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要求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所要求的。”
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有借鉴地吸收人类历史进程中一切有益的知识,以指导实践。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没有少看《孙子兵法》,中国古代文献,在改革开放年代,邓小平同志也没有少看中国的《资治通鉴》。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走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我们要对得起我们的列祖列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我们要对得起我们承担的历史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而不顾那些共产主义敌人的无知的和卑劣的敌视、污蔑、谩骂或讥笑;对于这些,我们必须给以坚决的排击。对于那些善意的怀疑者,则不是给以排击而是给以善意的和耐心的解释。所有这些,都是异常清楚、异常确定和毫不含糊的。”
让我们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共产主义事业在全人类的早日实现而共同奋斗!(作者单位:吕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