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三农专刊

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梁瑜

入冬以来,家住中阳县宁乡镇府南居委的拆迁户搬回了自己的新居。新落成的房屋采光、通风、建设质量都属上乘,入住者无不感慨万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我市新农村建设又一崭新成果。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据了解,我省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从经济发展看,我省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第二、第三产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6%,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2.4%;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35%左右,今后仍将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已初步具备了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能力。一个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而且,许多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都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坚持城乡互动发展的原则。城市和农村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推进城乡一体化,要进一步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劳动力、资金、信息、技术、土地等要素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实现交通、水利、能源、环保、科教文卫等资源的城乡共享,加快推进城乡的空间融合,从而形成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原则。长期以来,由于公共财政投入一直偏向城市,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新农村建设要彻底改变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农民。要增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继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完善农村基层医疗救助网络和体制,改变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滞后的局面,使农民能够切实享受平等的医疗救助。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