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三农

帮扶跨千里 暖流溢两地

□ 杨应平

“段丽军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是我们高校的职责,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同样也有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元旦前夕,方山县教育系统驻该县积翠乡卧龙潭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任玉龙接了一个从千里之外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南京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潘静。电话里所说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叫段丽军,是方山县积翠乡卧龙潭村人,现在是南京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隔千里之遥,又无任何瓜葛,一个是下乡工作队队长,一个是高校的领导,他们是怎样取得联系的,事情还得从2016年说起。

2016年12月份,根据方山县扶贫工作领导组安排,该县教育科技局扶贫工作队进驻积翠乡卧龙潭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队在进村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一个极为特殊的贫困家庭。女人53岁,患有骨性关节炎、滑膜炎、高血压等疾病;男人56岁,该县马坊羊场下岗后一直没有固定收入不说,前两年查出患有腰椎盘突出病症,几乎不能直立行走,一直在家卧床休养,失去了最基本的劳动能力。更使人怜惜的是:该夫妇的女儿出嫁到马坊镇庄子上村,丈夫因患有淋巴癌不幸离世,还留有六个月的腹中胎儿,只得暂住在其娘家。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后,工作队的同志们得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该夫妇俩的儿子段丽军从小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十年寒窗苦读,圆梦南京河海大学研究生,成为许多家庭羡慕和学习的榜样,但每年一万余元的学费、生活费让这个本来就经济困难、家境特殊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

“脱贫路上决不让一人掉队!”对此,方山县教育科技局扶贫工作队在积极帮扶这个特殊贫困家庭的同时,也想了好多办法帮助段丽军缓解他在求学路上的困难。适时向其所在学校发函,申请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系能在段丽军同学的学费、生活费、奖学金等方面给予帮助,共同帮助段丽军一家走出困境稳定脱贫。随后,工作队副队长任玉龙主动和学校取得联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系主任王伟接到信函后向学校党委进行汇报,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潘静高度重视,于是便有了元旦前夕那一次千里之遥的通话。

1月12日快下班时,任玉龙欣喜地告诉笔者:河海大学决定从2018年1月起,每月为段丽军补助生活费500元,学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张福海也在尽力帮助段丽军寻找一个合适的兼职岗位,帮其缓解困难,让其稳定求学。

山高水长路千里,爱心合力助学子。凛冽寒冬里远方求学的段丽军心里定然流淌着暖流,这暖流,横跨千里,溢满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