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三农

深山窝里的金疙瘩

——脱贫致富路上的离石区信义镇任家沟村

图为离石区信义镇任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杨润平为记者介绍该村核桃产业。郭炳中 摄

□ 本报记者 梁瑜 张小梅

信义镇任家沟村位于离石区东北26公里处,此村西靠玉林山,北邻北武当,由七个自然村组成,是一个以种养殖为主的纯农业村。长期以来该村贫困落后,农民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570元。

然而,就在2016年脱贫攻坚敲响进军鼓以来,在区委县级包村领导、下乡包村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三支力量的组织、协调下,该村立足实际抓调研、理思路,具体实施了以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扶贫为主体的多元化扶贫措施,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于2017年便成功脱贫摘帽,绘制出一幅深度脱贫攻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醉美山村的美丽画卷。

产业扶贫结硕果

任家沟村总人口96户208人,耕地面积2200多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69人。由于该村地处偏僻,沟壑纵横,村民居住分散,靠天吃饭,是典型的纯农业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脱贫攻坚总攻发动以来,在扶贫工作队领导下,该村党支部以林果、养殖、旅游产业培育为主线,充分发挥三支力量的作用,扎实搞好产业工程助力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硕果累累。

核桃经济林产业完成了1470亩核桃林管护和568亩核桃林的升级换优,稳定老龄树收益,提升中龄树产值,加快幼林培植,使得核桃经济林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绿色银行。养殖产业采取集中放养、分户散养等多种模式,抓住市场机遇,积极筹划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划发展核桃、畜牧深加工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劳动力就业和增收的双赢。

光伏扶贫工程,该村实施了200kw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完成后,年产生电量26万度,可实现收入22万元,可带动深度贫困人口31户,户均收入4610元,增加村集体收入5.5万元。

天然储藏产业,利用该村山体一脉的得天独厚优势,采取"公司加合作社加贫困户"的模式,准备修建反季节可容纳2000吨的天然冷藏库,同时积极与市区果蔬市场负责人对接,将引入互联网+物流,网上订单配送模式,提高农产品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易地搬迁谋富路

过去的任家沟村,分为7个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交通状况极为落后,村民形容出入村里是“晴天一身土,下雨一身泥”。2016——2017年,通过多方投资1100余万元,完成了阳坡村至梨树塔7.76公里道路,梨树塔至吴局上3公里水泥硬化路,以及村内6.1公里道路硬化,打造成为全省贫困村四好公路的示范路,大大改善了村里的交通条件,为当地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随着集体经济的充分发育,村民易地搬迁脱贫的条件也日趋成熟。先是人口稀少的两个自然村,自觉靠近经济中心,搬迁到大村来居住,2017年,在工作队指导下,村里又开展大规模的新村建设,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工程。截至目前,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已经全部完工,可解决全部34户69名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记者走进移民新村的小院细细参观,这种新居全部为平房砖瓦水泥结构,因住户人口情况,户型有大有小,或一家一院,或两三家一院。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全部实行水电暖“三通”,确保起居安适,出入方便。排排新居青砖、碧瓦、亮窗、明几,屋舍俨然,别有洞天,全然一幅新时代新农舍的喜人景象。村干部介绍,新村二期工程也已在建设之中,将对所有自然村进行整村搬迁,届时一个崭新的美丽乡村就将展示在人们面前。

生态建设聚宝盆

任家沟村山大沟深,地域广袤,植被茂密,构成了它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优势。背倚的玉林山是离石海拔最高的制高点,与骨脊山、北武当山、宝峰山一起,构成了吕梁市区的“擎天四柱”。春风习习中登临玉林山,只见四下一片绿意森森,意境悄然,密林浩瀚,好一派秀丽旖旎的自然风光。

目前,村里联合兄弟单位,以玉林山旅游开发为远景目标,大搞生态建设扶贫工程,大力种植经济林、风景林,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等8000余亩。同时将整合资金668万元用于550亩土地整理项目,集中打造集观光、旅游、健身、养身于一体的特色现代农业庄园。通过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山体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和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增加贫困户收入,让造林绿化过程成为村民脱贫致富过程。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让今天的绿树成荫成为明天的聚宝盆。

任家沟的变化,是新时代我市脱贫攻坚的最新成果,是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的伟大胜利,扶贫工程使得村容村貌大改善,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小康步伐更加坚实,这个往日穷山恶水的小山村,正在展示出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