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三农

健康扶贫政策越来越入心

——方山县积翠乡农村采访见闻

正在宣讲健康扶贫政策的“乡村团队”。 杨应平 摄

□ 杨应平

横幅拉起来,现场宣讲;图版挂起来,方便观看;宣传车跑起来,循环进村;工作人员动起来,一户不漏。这是方山县在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方面乡村两级特有的模式。4月27日,当笔者来到积翠乡采访时,恰好遇到正在宣讲的“乡村团队”。带队的积翠乡副乡长闫建兰告诉笔者:“我们乡村团队包括乡村医生团队和乡村干部团队,乡村医生团队主要负责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患者的回访,乡村干部团队主要负责政策的讲解。同时,我们在宣讲政策的过程中,还对健康‘双签约’服务、政策知晓率、大病、慢性病健康信息摸底以及村卫生室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起到了一石几鸟的良好效果。”

“一三六”心里有了底

“咱们这个‘一三六’是啥意思,我怎看不懂?”积翠乡方山村刘永龙夫妇拿着宣传资料向宣讲团的工作人员问道。

“这个我给大伙集中说一下吧,有些群众不识字难理解。这个‘一三六’具体指:一年内咱们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如果发生住院,在县(内)级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住院费用,个人支出不超一千元;在市(内)级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住院费用,个人支出不超三千元;在省(内)级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住院费用,个人支出不超六千元。”

“明白了,就是说得了病去住院,在咱县里看不管花了多少,咱个人花的不会超过一千元,市里不会超过三千元,省里不会超过六千元,对吧?”“对,非常对,就是这么个政策。”

“这下,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看病到哪去看,自己得花多少钱,心里就有个数了。”刘永龙夫妇一脸的高兴劲儿。

“一站式”心中消忧愁

“以前我们住院要报销,除了合医办,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而且这里跑那里趟的,大伙说是不是?”“是,杨医生说的是大实话。”在积翠乡水神沟村,乡卫生院的医生杨玉清正给群众讲得上劲。

“现在好了,贫困户可以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服务了,需要住院的群众入院时无需缴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出院时,在定点医疗机构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统一报销后,患者仅支付个人应承担的费用就可以了,大家说方便不方便?”

“方便,真方便,以后住院再也不用为出院后报销的事发愁了,这个‘一站式’服务消除了咱贫困群众心里的忧愁!”水神沟村村民张平则道出了大伙的心声。

“一通道”心结被打开

积翠乡凤翼村村民王林保是典型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身体不适医生建议手术,但因筹不起钱而拖至今日,这下好了,医疗扶贫“绿色通道”的开通,破了老王心里的症结。乡卫生院的医生薛虎亮在宣传政策时专程上门告诉他:“医疗扶贫‘绿色通道’就是专门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通的,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诊疗结束后只需支付自付费用,而且还免挂号费。”

王林保高兴地说:“以前没钱或凑不够钱,就不敢去医院看病,现在好了,这个‘绿色通道’打开了俺的心结,现在没钱也能去看病了,看的过程中亲戚朋友筹钱也能来得及,真是天大的好事哇!”

闫建兰告诉笔者:“截至目前,全乡两轮健康扶贫政策宣讲活动已经开展了13天,累计现场培训讲解16场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37000多张,全乡悬挂政策图版图解70多块,实现了政策宣传的村村全覆盖,户户全覆盖,人人全覆盖。”

的确也是,笔者了解到:积翠乡乡村两级两个团队大力推进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只是方山县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的一个代表和缩影。此前,该县还组织人社、卫计、民政、残联、保险公司等部门组成的县级健康扶贫政策团队,深入全县七个乡镇进行指导宣讲,形成了县级层面有指导,乡镇一级有部署,农村一线全覆盖的上下联动的良好机制体系,使得健康扶贫政策真正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导致农村贫困人口难以摆脱贫困的一个很大障碍,如何铲除这一障碍,啃下因病致贫返贫这块“硬骨头”,方山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山西调研时有关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县开展“健康扶贫·你我同行”主题大型健康扶贫政策宣讲活动,无疑一场政策解读惠民的及时雨,浇到了贫困群众的心里。积翠乡方山村80岁的王改兰老人拿着宣传资料高兴地说:“我识得字,我要把这些健康扶贫的好政策读给不识字的父老乡亲们,为全村脱贫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