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为养而种 以养定种

方山县“粮改饲”实现双赢

本报讯 5月3日一大早,当笔者走进苋草主产区的方山县吴家沟村时,村民赵金蛋正在山西中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流转的土地里忙碌着。他兴奋地告诉笔者:“我家共有24亩土地,以前累死累活也没有多少收入。去年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后,租地款收入12000元,身子腾出来在中苋公司打了一个多月的工挣得3000多元,外出打工收入15000多元。县里的好政策让俺家脱了贫!”

在方山县,像赵金蛋一样尝到“粮改饲”带来好处的农户还有很多。为了改善供需结构,方山县积极试点“粮改饲”,并于去年1月引进中苋集团发展苋草种、养、加全产业链项目。根据当地实际,调整种植结构,号召适合种植苋草的部分乡镇动员玉米种植户将土地进行流转,由企业种植苋草,让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苋草是畜禽的优质饲料,1亩苋草的饲料产量是普通饲料产量的10倍多。去年我们在方山县2个乡镇流转了500多户种植户的2600亩土地,平均亩产高达4吨,生产苋草10400吨。秋后收割苋草后,给苋草里加入稻草秸秆和玉米皮进行发酵,发酵后苋草进行二次加工,加工后的苋草是牲畜的一道美味。”山西中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汉卿告诉笔者。

据了解,方山县在“粮改饲”改革中,主推“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收贮——规模化养殖”的“为养而种”草畜结合发展模式和“以养定种”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以养定种,科学种植、柔性推进的“粮改饲”之路。“为养改种,以农载牧。我们的实践不但带来当地玉米供需结构的改变,更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去年,马坊镇338户农民将1985.1亩土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给中苋公司。流转土地的农民投工达2250余人次,每人每天的工资有80、100、120元不等。按照平均100元计算,这338户农民光投工就能收入22万多元。”方山县马坊镇党委书记刘亮勤说,“粮改饲”改革实实在在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福利,也成了该县精准扶贫的有力推手。

方山县委书记王锦锋告诉笔者,今年全县种植苋草面积将达到10000亩,新购进能繁母牛1万头,新建圈舍6万平方米,全县牛存栏在3万头的基础上争取突破4万头,从而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民增收和养殖场草食畜饲草料的“双赢”。(肖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