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兴村富民带头人

——记孝义市柱濮镇梁上庄村党支部书记马思永

□ 本报记者 李雅萍

通 讯 员 张丽妍

提起马思永,孝义市柱濮镇梁上庄村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尽管生活在这里的村民生活富足安逸,村落环境优美祥和,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马思永依旧“不知足”,仍然带领村民在小康路上奔跑。

干群关系更亲了

在马思永的办公室里,记者发现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以及学习心得。马思永说,作为村干部,要带头学习,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思考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让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在村里落地生根。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马思永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带头抓班子带队伍,带头开展好组织生活,带头参加专题研讨,带头抓好整改落实,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针对过去干部与群众信息沟通不畅、联动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我们注重创新村级治理结构。”马思永介绍,2017年初,经过村“两委”班子多次会议研究,构建了书记牵头抓总、班子成员组织实施、党员和村民代表从旁协助的链条化管理格局。全村以户为单位,划分了5大片区,2名支委、2名村委、1名理财组长各领一片,工作中上传下达到位,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也能够及时满足村民提出的各类诉求,办事效率大大提升。

在村级各项事务中,马思永总能做到身先士卒,经常给党员讲党课,经常与群众唠家常,带动党员和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效促进了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口袋脑袋一起富

马思永担任梁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已近十个年头,在他的带领下,梁上庄村正在建设成为一个幸福家园。

“通过8年的努力,我们村现共栽植矮化核桃树60000余株,实现了全覆盖,已挂果的占到70%,年总收入达200万元。”马思永告诉记者,自任职以来,他一直带领村“两委”成员,全身心投入到核桃林建设的事业上,为了改变种植初期品种杂、乱、差带来的产量少、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他还率领村“两委”班子多方调研,聘请省林科所首席专家王贵教授现场指导,并雇佣了6名专业技术人员,从改良品种、高接换优、集体施肥、集体修剪等方面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保证了核桃树栽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马思永认识到,必须培养属于本村的优秀人才。从2011年起,村集体陆续投入20余万元,培养了12名优秀的村级技术员,让本村的核桃收入从人均1200元提高到现在的4800元。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马思永说,去年以来,不断有邻村或合作社到梁上庄村雇佣技术人员,从人才匮乏到技术输出,马思永带领着全村党员群众走出了梁上庄特色发展之路。

目前,以梁开庭、梁赵生为首的一批技术过硬的核桃专业人才都能独当一面,经常被邀请到其他地方作演讲或指导,他们从内心感谢村集体的培养,也感谢党支部书记为这一切作出的努力。

村容村貌今更美

如何进一步落实好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给村民带来实惠,这是马思永心里盘算的一笔账,而他也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去考虑,用他的话说就是: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

2012年,他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共投资40余万元,新凿水井一口,铺设水管2000多米,新建蓄水池2个,既保证了矮化核桃树的浇灌,同时又将水送到了各家各户,彻底解决了该村181户424口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2014年起,先后投资110余万元,分三批对全村道路进行水泥硬化,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同年,投资15万元完成村内远程监控安装,实现了盲点全覆盖,保障了村民财产安全。

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涉及到群众利益,马思永都要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召开会议,一起研究商议、一起出谋划策,按照“五议两公开”民主程序决策、公开、实施,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给我们农民切切实实吃了定心丸。我们要把政策精神吃透,给村民宣传好,把政策利用好,抓住这个机会,让我们村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马思永告诉记者,围绕乡村振兴,梁上庄村今年将继续为村民办好民生实事。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马思永始终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党员和群众做出表率。在他的带动下,梁上庄村党支部从2012年起连续5年被吕梁市委命名为“五星级农村党组织”。 对于这些荣誉,马思永显得很谦虚,他表示,自己只不过是做好本职工作,村民还有许多期盼等着他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