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对于张超鹏来说,幸福很简单,就是有妈在就有家在,努力工作的满足感!
妈在就是家,有妈就有家,不向命运屈服
母亲三年一次大检查,情况稳定,七年来,张超鹏第一次觉得可以把悬着的心放下一半了。
张超鹏原本出生在孝义市北梧桐村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七岁时,这个尚且懵懂的孩子仿佛在一夜间长大,事业正在起步阶段的父亲因意外不幸身亡,留下正在筹建的厂子、一大堆的债务和孤儿寡母四口人。心性坚强的母亲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日夜在外忙碌,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张超鹏学会了自立自强。2009年大学毕业,为了能就近照顾母亲,张超鹏放弃了在外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孝义从最苦最累的地方干起,成为当年兴安化工公司招聘的工人里唯一的一个应届本科生。
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灾难就接踵而来,先是2012年母亲查出宫颈癌中晚期,2013年又因心脏病住院,哥哥工作效益不好,姐姐临产婚姻不顺,当时26岁的小伙子一年之间头发花白了。
“每天最怕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医院的电话,怕母亲的手术不成功,一个是姐姐的电话,姐夫做生意赔本欠债被人逼上门要钱闹事,愁得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每次从医院回来一个人默默地躲在单位宿舍盖着被子哭,倔强的他总是咬牙告诉自己:要坚强撑下去,不能向命运屈服!
母亲史金芳先后在山西肿瘤医院化疗七次,一个月一次,一次一万多元,张超鹏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每个月一发工资先把医院的押金交上,白天跑医院、办理报销手续,晚上接着上夜班,连着两年日夜不休,神经时刻紧绷着。
“同一个病房五六个人,有两个人比我病情轻都没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跟上二宝幸福,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史金芳很欣慰自己有个孝顺儿子,“医院里家属病人都夸,每次去化疗,从早上8点多到凌晨三四点要输35斤液体,一扎针就吐,二宝就一直守着我,给我清理呕吐物,洗衣服、洗脚、插尿管,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