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文水

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添动力

——文水县组织镇村干部赴陕西考察学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考察团在广济南村考察学习

考察团在赵家峁村参观养殖基地

考察团在赤牛公式村座谈交流

考察团在梁家河村考察学习

考察团在赵家峁村考察学习

□ 文/武添鑫 图/牧晓云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顶层设计,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重大制度创新。通过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完善权能,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学习借鉴先进改革成果,文水县一直在努力。陕西省作为全国第一个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省份,全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发展集体经济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为学习借鉴外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进经验,有力推进文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6月7日——6月9日,文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建树、副县长赵一学带领县农经局班子成员,13个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副职以及试点村村主干一行60余人先后赴陕西省佳县赤牛公式村,榆阳区广济南村、赵家峁村,延川县梁家河村等地考察学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每到一处,考察团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各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重点学习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方案、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就相关改革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

赤牛公式村:民俗文化村的典范

6月7日,考察团一行来到佳县赤牛公式村,该村以陕北民俗文化为依托,以建设“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着力打造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四大体系,成为一个集游览、观赏、参与、体验、互动、购物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村,带领村民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脱贫致富新路子。考察团就这种因地制宜、敢于创新、发挥特色的致富思路,依靠文化软实力,提升发展硬实力的模式进行了座谈交流。在交流发言中,文水县孝义镇党委书记肖锋表示,赤牛公式村通过民俗文化让一个偏僻闭塞的村子破茧成蝶,而我们孝义镇上贤村历史悠久,拥有着新石器时期遗址,在旅游文化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此次参观,让我们有了很大的期望和发展的决心,为打造旅游文化新农村的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广济南村:保证村民利益不打折扣

广济南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该村通过“资产切块,分步实施”的整体思路,严格坚持“生不增,死不减”的原则大胆探索,又以“一套人马、两套账务、三块牌子”的管理运行体制和“改革红利,股民、村民共享”的福利待遇,深入稳步推进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保证了村民利益不打折扣的做法,把产权制度改革的优势体现在各个层面,让村民体会到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好处。6月8日,考察团来到广济南村,大家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切身感受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凤城镇位于文水县繁华地段,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经济任务,我们也应结合乡镇的实际情况,明确改革思路、制定改革目标,保证正确的改革方向,也走出一条适合我们的新路子,让群众受益,过上无忧的日子。”来自凤城镇组织委员韩海斌表示。

赵家峁村:“三变”的改革思路值得推敲

赵家峁村位于榆林城南35公里,地势遍布高山深沟,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省级贫困村,村集体一穷二白。该村积极把支部和党员“两个作用”发挥出来,创造性地推出“确权确股不确经营地块”的改革思路,实质性的推进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构建起“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体系。走上了“业态创新、多元融合、保值增值、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也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三变’改革”的新路子。6月8日,在考察了赵家峁村,马西乡党委副书记韩学彬感受颇深:“文水县马西也是地处边山丘陵地带,长期以来,村民们依靠种植、养殖为生,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水平不高,虽然,我们以产业发展促脱贫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创新改革,带领全村村民奋力迈向乡村振兴之路。”

梁家河村:零距离的精神洗礼

6月9日,考察团来到梁家河。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的地方。一踏进村,大家身上便涌动着激情和活力,镇村干部迫不及待地参观了村党史馆、知青旧居等,觉得一股股正能量萦绕在身旁。梁家河村村支部书记石春阳向大家介绍了当年习总书记插队落户时克服困难和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磨炼的事迹,使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也进一步坚定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增强了抓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决心。刘胡兰镇的镇长宋国刚表示:“在这里,我切实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严格要求自己,与群众同甘共苦、勇于创新,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的共产党人精神。咱们文水作为英雄刘胡兰的故乡,也应发挥这一优势,把学习梁家河精神与胡兰精神紧紧结合起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改革发展增添时代动能。”

考察团成员各有所获,尤其是近距离接受了精神洗礼。下曲镇党委书记刘杰说:“要学习梁家河的精神,沿着领袖的足迹前行,积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文水县改革发展的新途径,积极主动地研究好改革的路径、方法,共同把文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考察结束后,刘建树、赵一学强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承包之后的重大改革,陕西省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和经验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通过此次考察,大家要把陕西省各区县的先进经验运用到文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去,以更强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更大的勇气和担当、更有效的方法和举措,坚决打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场硬仗。同时也希望,全体党员干部要树立人民情怀,党性信仰,把梁家河精神与刘胡兰精神紧紧结合起来,共同为文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改革的步伐铿锵有力,奋斗的号角正在吹响,考察学习添动力,开阔思维增干劲。相信,在刘胡兰精神鼓舞下,在吕梁精神的鼓励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文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道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