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汾阳市石庄镇菽禾村里,村民们正围着一位皮肤黝黑的男子热烈攀谈,走近一看,原来被围住的人是驻村第一书记—陈坚。村民们都说他是最美“菽禾人”,感激他为菽禾带来的“华丽转变”,让大家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两年前,汾阳市石庄镇菽禾村还是个重点贫困村,这里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破败的村容村貌和村民落后的思想使该村急需一名“第一书记”打破现状。2016年元月的一天,该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坚。作为一个长期呆在工商质监局部门的工作人员,完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现在却要带领全村摆脱贫困,担子并不轻松。他深信提高思想认识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步。所以首先要有一支干劲十足的攻坚队伍。
为了凝聚人心,陈坚带领下乡工作队员与村两委积极配合,驻村入户,开展扶贫调研,着力发现问题。菽禾村干部及时召开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商定工程项目、评选低保,组织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将“两学一做”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对于贫困落后村来说,绝对是真理,只有把路修好,才能解决贫困地区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窘境。针对菽禾村颠簸不平的土路,2016年,陈坚争取到财政资金25.7万元,以本村“一事一议”项目修通菽禾村至南广城村2500米上地路,修复田间路8条,同时修建蓄水池一座,解决养殖业饮水困难。2017年该村获财政奖补13.5万元,陈坚又修复上地路2万米,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他还争取到38万元资金为全村自来水入户项目,彻底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困难。
产业增收致富是脱贫的关键。2016年,陈坚与村支书牵头,吸收部分贫困户,成立了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本村的家家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系农科所、农机公司等单位种植“晋谷57号”。在试种丰收的基础上,他带领村民积极响应市委发展特色农业的号召,努力将晋谷57号绿色谷子培育为该村的“一村一品”,同时邀请农科所专家给村民们做专题讲座,并到田间指导。去年6月中旬,由于天旱的原因,有部分谷子未出苗,陈坚及时与农科所专家联系,急调小谷种子40余斤,分发给村民补种。通过多次向农委申请,2018年菽禾村列入谷子连片种植项目,谷子种植成为了该村的特色产业。
文化惠民是激发广大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为此,陈坚及时与文化局领导对接沟通,落实了八项帮扶措施,为村民修建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邀请剧团到村举办文化惠民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村民好评。通过与广电中心沟通,为该村争取到22个“户户通”电视接收器,全部安装使用。
驻村第一书记陈坚的到来,点燃了菽禾村脱贫致富的希望。如今,这个重点贫困村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