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刊专

传承吕梁文化 营造百花齐放浓厚氛围

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创作团队来到吕梁,辗转于兴县、临县、岚县这片红色土地之间,开始进行《晋绥革命根据地》文献纪录片的创作。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第一站就来到兴县蔡家崖,他和晋绥老八路们深情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吕梁,我心里一直向往着晋绥根据地。” 《晋绥革命根据地》文献纪录片的拍摄饱含着总书记对先辈的缅怀和对老区的厚望。

近年来,我市紧紧依托吕梁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抓好“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去年精心打造了道情剧《吕梁护工》、晋剧《汾阳王》等一批文艺精品,电影《七儿娘》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奖,短篇小说《流年》等三部作品获赵树理文学奖,歌舞剧《山里娃》获第十五届杏花奖。今年将继续推出舞剧《打金枝》、电视专题片《晋绥革命根据地》、电影《特别的团长特别的团》、图书《于成龙》等一批文艺精品。

针对全市文化建设滞后的情况,我市大力加强了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各级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抓好市图书馆暨文化广场、市群众艺术馆暨文化广场两个项目建设,推进市美术馆、博物馆建设,推进各类基层宣传文化资源整合,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能力;重点抓好市场主体培育“四项工程”,即: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思路,构建大中小型文化企业梯次发展新格局,对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市场主体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做好文化产业普查、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强化数据成果的分析运用,构建推动文化企业提档升级的良好环境。目前,通过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征集活动,市级项目库新增项目53个,向省推荐41个。开展了文化产业普查工作,我市有5009家企业纳入统计。

在吕梁由乱转治、由疲转兴的发展新征程中,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革命老区人民当年的那种精神、那种担当、那种干劲、那种气魄用在新时代,因时而进,创新作为,为塑造吕梁美好形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吕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奋力续写着“吕梁精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