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各个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工作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少先队工作应立足学校实际、发挥学校优势、凸显学校特色,以锻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为主要目的,配合日常的教学工作,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达到真诚健康育人的目的。因此,少先队是一个校园中最有吸引力的群众组织,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少先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这个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突出的个性特长”为目标,坚持走“文化立校、德育立校、质量强校”之路,充分学习党的教育理念和智慧,群策群力地创建学校特色,初步形成有个性的少先队教育特色,学校少先队之花才能蕴涵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突出引领,深化思想。营造“线上+线下”模式,深入宣传中央精神。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并集中开展不同层面的宣讲活动,组织集中学习、征求实施意见、纳入整体工作;通过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网络宣传,营造支持改革、落实要求的工作氛围,凝聚星星火炬的强大合力。
研究制定学校特色少先队工作实施方案。学校要深入开展调研,集中梳理出加强团教协作、强化团队衔接,建立辅导员时效培训平台,规范辅导员岗位设置。广泛征求意见稿,征求各中队意见,共同制定可行性强,符合各校教育特色的改革方案并稳妥有序推进少先队改革。少工委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少先队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部署,调整创建措施。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正确的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学校要积极组织中队辅导员开展学习培训。认真学习关于学校特色建设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这将有力地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理论的提升,为特色少先队创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师资保障。
二是坚持习惯培养,做好常规教育,努力让德育教育可触摸化。围绕“生态德育”总目标,以学生养成教育为主抓手,以不断提升德育队伍育德能力为重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德育实效。学校要认真思考学校价值定位,不惟分数,不惟升学,把“发展人,丰富人,成就人,造福人”确定为学校少先队工作发展的主题,形成完善的少先队工作思想体系。我们确定“生态德育”的总目标,以不断提升少先队队伍能力为重任,不断提高教育实效,制定《打造“六尚”工程,助推“五力”学子,培养“八礼”好少年》的德育总目标。(六尚即崇尚优雅文明用餐,崇尚安全健康课间,崇尚真诚平和沟通,崇尚积极高效课堂,崇尚友善宽容待人,崇尚独立自主生活,崇尚儒雅和谐交往)(五力为提升学习力,激发创造力,磨炼意志力,增强凝聚力,阳光有活力)(八礼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开展恒定的少先队活动“三礼三仪五节”,周一的少先队主题队会课雷打不动,定期检查反馈,奖励评比,规范学生言行,评选班级“周之星、月冠军”,着力打造恒定优秀少先队品牌。
总之,要让少先队工作充满活力,就必须体现人文情怀,重要的是还少先队员以灵性和活力,让他们在活动阵地上倾情展示,让少先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和快乐。 (作者单位:离石区西崖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