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精准脱贫

交城农商行精准扶贫“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

本报讯 常说病来如山倒。交城县洪相村的和德四就是这样,因患大病,重体力活干不了,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因此全家陷入了贫困。为了生计,和德四计划进行肉牛养殖。但是,小牛犊的价格每头就高达8000元,老和实在是无力负担。在交城农商行进村入户宣传小额扶贫贷款政策后,老和总算是看到了希望。他立即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准备购买5头小牛犊。在拿到农商行工作人员送来的存折时,老和激动地直抹眼泪。

而邻村的王利斌,则是因残致贫。他的父母常年患病,自己也患有腿疾,行动不便。多年来,他们一家一直靠着低保和父母的养老金度日。由于经济困难,父母的医药费常常捉襟见肘。为了走出困境,王利斌萌生了在家加工石头饼的想法,可是高达3万元的设备费用使王利斌又打了“退堂鼓”。在看到农商行工作人员送来的“金融精准扶贫宣传手册”后,他决定试一试,电话联系到农商行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他的想法后,现场为他办理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并帮他联系到销路。据他保守预算,3万元用于购买设备,剩余的钱用于购买原材料和流动资金,预计每年能增加2万余元的收入。有了收入,王利斌早日脱贫的信心更加足了。

西社镇野则河村村民张吉和,过去从事小规模苗圃种植,但由于市场不景气,投入的资金全都打了水漂,还欠了不少债务,也成了贫困户。农商行驻村扶贫干部在了解他的情况后,决定为其投放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用于调整种植结构和规模,改种销路较好的白皮松,并增加10余亩种植量。在农商行的帮扶下,老张通过扩大规模,年收入增加了3万余元。他激动地说:“要不是交城农商银行给我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我还在原地打转转,哪一年才能脱贫致富啊!”

为了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交城农商行动员全员深入农村一线,宣传金融助力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想办法、找出路,早日脱贫。截至6月底,该行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降低贷款门槛,简便贷款手续,现场为贫困户发放了扶贫小额贷款73户、金额365万元。

(覃耀明 郭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