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精准脱贫专刊

方山县:生态造林成为贫困农民致富的“绿色帮手”

本报讯 (记者 惠爱宏) “前年种植玉米赔了不少钱,去年政府以租用的方式把我的耕地全部用来搞绿化,不仅得到了租赁费,而且解放了我的劳动力,让我有时间打工,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方山县大武镇雅湾村李虎顺乐呵呵地说。

李虎顺的福气,得益于方山县铺开的吕梁机场周边绿化二期工程。近年来,方山县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总结提炼“合作社+贫困户”“政府购买式造林”等生态扶贫模式,确保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打赢增绿与增收两场战役。

“今年,方山县突出抓好退耕奖补、造林务工、管护就业、经济林产业增收四大项目,全面铺开新一轮退耕还林4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2.5万亩以及其他国家、省、市重点生态造林任务。目前,全县已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3.2万亩,剩余面积将于秋后全部实施。共计需要贫困劳动力约1750人,预计劳务费用约610万元,人均收入约3480元;涉及政策性补助8200户,其中贫困户4600户10500人。与此同时,聘用342名贫困人口作为生态护林员和天保管护员,人均管护工资1万元。”方山县林业局局长李文铭说。

如今,方山县将生态治理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的创新机制,有效提高了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并成为贫困农民致富的“绿色帮手”。该县以扩大新造林、管好现有林、壮大退耕林、提升景观林为总抓手,采取“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60%的贫困劳力“一杆子”承包施工的方式,不仅让当地的农民脱了贫、致了富,更让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