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精准脱贫专刊

扶贫暖民心 对联谢党恩

□ 刘越

早就听说,春节期间,文水县北张乡苏家堡村贫困户郭学策家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精准扶贫不忘习总书记关顾弱智群体;下联:进入小康感谢党带百姓脱贫不剩一人;横批:不忘党恩 。对联引起了全村人的关注。近日,笔者和苏家堡村支书苏德功、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卢雅娟一起来到了贫困户郭学策的家中。

“姑娘,你来了。”见到卢雅娟,老人满眼笑意,亲切地迎接着这位家里的常客。原来,这位八旬老人就是对联的作者郭学策的老父亲。“老干局工作队驻村后给我们大宝(郭学策小名)家帮了大忙了,不仅生活有了保障,而且两孩子上学也不用发愁了,真是太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了!”老人动情地说道。

五十多岁的贫困户郭学策是村里典型的残障致贫户,有时生活不能自理,家里有一个上高中的女儿和一个上初中的儿子,一家三口全靠家里老人接济。两年前,文水县委老干部局扶贫工作队进驻了苏家堡村,队长卢雅娟和队员们本着“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打好打赢”的信念,开始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我们工作队第一次上门走访时,郭学策一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郭学策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感觉他对生活已经完全丧失信心了。看到他这样的情况,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他们家脱贫,要帮他重塑生活的信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卢雅娟记忆犹新。

通过多次的入户走访、摸底调查,苏家堡村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3户8人为贫困户,郭学策家就是其中的一户。怎样才能让这些贫困户脱贫呢?苏家堡村“两委”班子经过长期调研,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政府+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贫困户以户为单位加入种植合作社或养殖合作社。在扶贫工作队和政府贷款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郭学策一家向银行贷取了两万元的资金,用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可获得不少于2000元的分红,这项帮扶措施使郭学策一家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同时,村委还帮他们一家免费缴纳新型合作医疗费,积极帮助他申报二级残疾补助,过时过节还给他家发放米、面、油等等,在各方的帮助下,郭学策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郭学策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了。

但作为驻村工作队长的卢雅娟深知这样的帮助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让这个家庭彻底摆脱贫困,她知道孩子才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培养一名贫困学生,就有可能让一户贫困户脱贫。要想真正斩断郭学策家的穷根子,教育扶贫应当是基础,是希望。于是,她积极与郭学策两个孩子所在的学校以及教育部门沟通,向他们说明郭学策家的实际情况,成功地帮孩子们争取到相应的贫困生救助金。“非常感谢叔叔阿姨的帮助,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郭学策的女儿郭瑜激动地说。

“‘不忘党恩’不仅道出了贫困户的心声,也是鼓励我们镇村干部积极干事的号角,作为党员,应该始终怀有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时刻绷紧扶贫这根弦,努力做好后续巩固工作,不再让他们致贫返贫。”北张乡党委书记赵振军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