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随着汛期到来,汾阳市严阵以待,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保安全”,及早部署、提前防范,突出防汛责任制落实,通过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做好防汛物资储备、抢险队伍落实等多项举措,全力做好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汾阳把严格落实防汛抗洪工作责任制贯穿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包乡镇、包重点防汛工程责任制和防指成员单位督查防汛工作责任制,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对各乡镇(街道)、各有关单位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报汛责任人、抢险责任人、督查责任人进行了确定和备案,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并在汾阳市电视台进行公示。通过印发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明确村与组、组与户的防汛责任。全市16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了防汛抢险领导组织机构,建立了防汛工作值班制度,坚持防汛值班领导带班责任制和24小时值守制度,加强与上、下游水利、水文、气象等单位沟通协调,有效掌握和监控水、雨、工情,加强完善汛期雨情、水情、工情、汛情通信报告制度,并及时修订了《汾阳市防汛应急预案》、《汾阳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编完成了市内3座小型水库的防汛应急预案、水库调度计划、安全应急预案,并落实了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各确保一旦发生汛情,及时有效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期防汛物资储备、抢险队伍落实历来是防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汾阳举全市之力组建抢险应急队伍20支,共计5160人,同时要求各抢险队伍必须确定召集人和联系方式,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县级抢险物资由供销社储备木桩50立方米、铅丝5吨、草袋5万条、铁锹2000把、洋镐500把、塑料蓬布50块;石油公司储备汽油、柴油各50吨;市抗旱服务队水泵50台套。汾阳市防汛物资库共储备铁锹400把、铅丝4吨、草袋3.5万条、编织袋3万条、木桩100方、冲锋舟2艘、救生衣300件、救生圈100个、篷布(塑料布)1000平米、应急发电机3台套,还有各型水泵170余台套,为便于抢险,汾阳去年共向各乡镇(街道)发放各类型号防汛应急水泵165台套,并落实了专人保管维护。
山洪灾害防治是应对次生灾害的关键之一,汾阳依照“九个一”(编制1个防御预案、确定1个预警员、1套简易雨量报警器、配置1套预警设备、制作1个宣传栏、每年组织1次培训、开展1次演练、确定1处临时避险点、危险区每户1张明白卡)标准化建设要求,对全市防洪预警设备进行定期普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维修养护,确保了汛期各级监测预警平台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加强全市防汛及抵抗山洪灾害能力,汾阳通过PPP模式,开展了小河流域整治工程(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工程涉及水库新建、河道及退水渠整治项目,共计九大项,31个子项目,资金共计13.5亿元,具体为新建杏花村、花枝水库两座,对禹门河、董寺河、阳城河、安上河、吊桥沟等河道进行整治,并对文革渠、团结渠等23条骨干退水渠进行清淤整治。目前已开工的有阳城河、董寺河、安上河、吊桥沟治理工程以及部分骨干退水渠的清淤整治工程。该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汾阳市将形成水库、河道、渠道等相互连通的一体化防汛体系,既可大力改善全市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又可极大提升全市的整体防汛力度。 (翟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