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先下单,后种菜”。与市场经营者签订单后再种植农作物,不失为一种可依赖的增收途径

离石区任家沟村 “订单农业”订出好日子

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通讯员 王燕华) 今年57岁的离石区信义镇任家沟村村民杨根栓种了40多亩地,在签订订单时一下就报了15亩地种植籽用西葫芦。“现在好了,政府帮我们和企业签订了订单农业,还有专人跟进技术指导,不用担心以后卖菜的问题,西葫芦质量产量也有了保证。”7月23日,杨根栓和记者介绍说。

今年以来,任家沟村立足资源优势,在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种植习惯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广“订单农业”发展模式,采用基地—农户—订单的模式,不但降低了风险,还优化了种植结构。同时,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本地种植大户、合作社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厂销合作关系,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助力农民增收。

“这次推广的新型籽用西葫芦生育期95天左右,最高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农技专家张星辉现场给大家讲解种植技术,答疑解惑。“这个品种特征、特性是要求一亩地种植2200到3000株,因为咱们是第一年种,不要种得太密了。如果市场行情好的话它是玉米的二倍,这个经济效益甚至是二倍以上,因为咱们吕梁山区的这个气候条件属于冷凉地区,温差比较大,也适合西葫芦生长。”

听专家解惑后,杨根栓算了一笔账:“人家每斤五块回收,不用说是亩产300斤、400斤,就打成200斤比种庄稼强。”

宝源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裴谊君说:“农民种地最难的就是他们辛苦把一个东西种出来,却卖不上一个好价钱,我们公司,就是以这种“订单农业”,保底价回收,农民种出来不愁卖,我们免费发放种子,再上门回收,老百姓足不出户就把这些种出来的东西卖掉。目前,我们公司已经与天津、广东等各地都达成了合作协议,接近1万亩,在销路上是不发愁的。”

据了解,宝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信义镇任家沟、马家沟等多个村庄签订了“订单农业”,免费发放种子,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以保底价回收,吸引了许多村民咨询和种植合作。现场共有100多户群众参与种植籽用西葫芦,达成合作订单700余亩。

今年,在任家沟等地“悠闲的主人”与“贴身的管家”签订了“契约”。“悠闲的主人”指的是像杨根栓这样的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而“贴身的管家”则是宝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从此,宝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将以“贴身管家式”的托管方式服务“订单农业”,实惠广大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