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绿染中阳;生机盎然,无限希望。8月8日,省政府批准中阳县退出贫困县。
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习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不仅对全党共同努力解决深度贫困做出了战略部署,更给中阳县攻克深度贫困壁垒、决胜脱贫摘帽增添了强大动力。
去年以来,中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目标,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决心信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对标提升,探索形成了“四位一体、六大举措、八个一批”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阳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多措并举 下足功夫
踏出脱贫康庄大道
中阳县按照“聚焦精准、压实责任、多措并举、确保质量”的总体思路,围绕“增收、减支、补短、扬长、挖潜”五个方面精准施策。增收方面,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光伏扶贫、委托经营、金融扶贫、政策兜底六项增收措施,为贫困户开辟了长、中、短相结合的增收渠道。减支方面,在全面落实上级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中阳县出台了17项普惠、优惠、特惠政策,有效阻断因病、因学、因残、因房、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动力等致贫返贫通道。补短方面,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入2.8亿元实施“6+4”项目,在确保水、电、路、网、卫生室、文化活动室6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达标的同时,实施村级党建活动阵地、红白理事会、自然村路灯和村容村貌整体提升4项工程,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扬长方面,发挥全县党建引领有力、企业数量较多、各级单位倾心帮扶三方面的优势,动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投身乡村振兴,抓党建、强“三基”,引技术、上项目,兴产业、促就业。挖潜方面,充分挖掘全县森林资源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独特、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三方面的潜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脱贫攻坚的过程成为了生态增绿、群众增收、以县强促民富的过程。
据悉,中阳县全年共有30个贫困村退出,4637户11605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0.6%降为0.7%,顺利通过了省级第三方评估核查和省直有关部门验收。涉农资金整合、易地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帮扶等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中阳脱贫经验被省市推广,中阳脱贫故事被央视、新华网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广泛宣传。
找准方向 精准发力
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一直以来,中阳县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以党建引领发展、产业扶贫增收、美化乡村环境为抓手,建设具有中阳特色的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中阳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绘制美丽乡村画卷的过程中,中阳县选派造就了一支熟悉农业、了解农村、懂得农民的干部队伍,将农村基层组织打造成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堡垒,使农村基层干部真正成为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领头雁”。同时,坚持以“产业增收助推脱贫摘帽”,通过核桃林提质增效、3X+4145主体带动脱贫项目、村集体经济破零增收项目、光伏扶贫项目等产业项目,为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坚持配套先行,大力实施以“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为重点的“四道四化”工程,清理陈年垃圾、修缮残垣断壁及粉刷墙面,全力建设美丽整洁的新家园,打造中阳县乡村建设的靓丽风景线。
优化产业 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中阳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过去靠着单一的煤炭资源发展,经济增长乏力。去年以来,中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321”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发展特色种养加项目达135个,实现户户有产业支撑、村村有合作社带动;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线,全年完成煤炭产量740万吨、钢材产量270万吨,使得传统支柱产业焕发活力;持续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推动华润新能源一期12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广州华信3万千瓦、上海远景5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支持鑫琪集团建设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争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借力北航及其校友资源,提升中汇孵化器转化能力,建设区域大数据科技人才孵化区,支持航电新能源项目向乡村延伸,实现安置劳动力500余人;市级小商品分拨中心投入运行。2017年,中阳县共对接招商项目30余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2个。
中阳县力争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真正把全县正在积累的“厚重势能”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强劲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2017年,中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1亿元,增长6.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4亿元,增长6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0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3元,增长8.3%。其中,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增幅排名进入全市前四位。
以人为本 聚焦民生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长期以来,中阳县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领域,一项一项抓兑现,一件一件求实效。
中阳县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生福祉新水平: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等安居工程,帮助3570户、10886人喜迁新居;启动东山过境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实现万吴线、7个贫困村5条公路建成通车;全面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投入运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城区清洁供热率达到90%;提升南川河综合治理、暖泉河流域治理,行政村(居)环境、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均取得明显成效。
与此同时,中阳县2017年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民生支出11.6亿元,增长15.7%,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2.4%;医疗集团挂牌运行,104个村级卫生室全部达标,健康扶贫成效显著;县、乡、村三级文化体系建设达标,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五大保险扩面提标,城乡医保整合并轨,实现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城镇新增就业230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410人,中阳护工进京就业……
一项项民生工程如雨后春笋,一件件民生实事如冬日暖阳。中阳县积极结合“五城联创”“特色镇”创建、“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统筹做好城乡建设、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重大民生工程,使全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强化自身 激浊扬清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去年以来,中阳县从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入手,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首先,建立了工作清单、党建工作资料定期调阅、“问题墙、回音壁”等制度,不断加大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建工作的力度。其次,在每月18日“主题党日”结合工作重点提出活动主题,在农村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以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此外,水峪村、郝家岭村、庙沟村、厚通养殖、中钢公司等一批抓党建促脱贫的先进典型在全县发挥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同时,中阳县各级党组织自觉增强政治意识,以县委中心组为龙头,各基层党委(党组)为依托,通过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体会、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扎实开展学习培训工作,确保学习成果入脑入心。通过召开中共中阳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体会议、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组织生活会等,深入学习了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指示。在学习过程中,中阳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得到进一步统一,更加自觉地把学习成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以更高的政治自觉、更足的干劲投身工作当中。
在接下来的发展路上,中阳县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推进“大生态大发展大民生”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谱写中阳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