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交口县水头镇卫家崖村第一书记刘少华

倾心扶贫 丹心为民

刘少华,从事信访工作十多年来,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为民,时刻心系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特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为了让卫家崖村112户368口贫困群众尽快脱贫,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刘少华在交口县水头镇卫家崖村第一书记任职期间,通过深入到贫困户中了解他们所需所盼所想,找到“贫根”、查清了阻碍整村发展的瓶颈,对症下药,分类施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紧跟县委、县政府关于食用菌产业的安排部署,成功引入吕梁百菌园入驻本村,投资470余万元注册成立了吕梁百菌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帮扶措施,形成“公司+贫困户”帮扶模式种植食用菌,公司确保贫困户代养食用菌获得收益,通过菌类种植的道路实现百姓精准脱贫,也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万元大关。针对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老刘积极帮助贫困户申请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成立贫困发展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养牛400余头、羊1000多只、猪500余头,使贫困户有了固定收入来源。针对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者,他积极协调县内及周边务工场所帮助贫困户寻找务工岗位,进一步增加了贫困户工资性收入。老刘驻村仅多半年时间,便补齐了卫家崖村的发展短板,助推了整村脱贫攻坚,帮助卫家崖村2017年底全部脱贫摘帽。

“当一任书记,造福一方群众,驻村第一书记不是来镀金的,而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刘少华常常这样讲,这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的真实工作。83岁老父亲昏迷住院了,他深知忠孝不能两全,尽管心里有不舍、有愧疚,但作为一名第一书记,肩上担负着的是贫困村112户368口贫困户对脱贫致富的殷切期盼。他坚持白天驻村搞帮扶谋脱贫,晚上陪伴昏迷老父亲。在亲人最需要关怀的关键时刻,他坚守在扶贫第一线,真正体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品质,一时间被传为全村佳话。去年冬天他在走访贫困户李俊明家时,正碰巧其老伴昏倒在牛圈旁,他二话不说赶紧联系救护车和村组干部,及时进行抢救,但因年纪大在医院抢救无效后老人不幸去世。事后李俊明家属对驻村第一书记十分感激,并赠送“驻村工作好书记”锦旗一面。

如今的卫家崖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改善,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纷纷夸赞“第一书记真的来了,卫家崖村彻底变了”。

刘少华,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位普通的第一书记,扎根农村,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给卫家崖村这片沉寂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他正在用真心、真情、真作为的激情抒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灿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