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在灵石县翠峰镇扶贫站见到站长王凤毅时,他正忙着整理玉成村贫困户杨拉弟家浇地水管破裂问题的办结入档资料。这是灵石县将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化”运行和管理,让工作实起来、细起来、严起来、规范起来,实现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的一个缩影。
事情是这样的:包村干部王花在参加村党日活动中,了解到杨拉弟家浇地水管破裂,立即填写了《贫困户逐月需办理事项(收集)清单》,报至镇扶贫站。扶贫站登记备案后,填写转办清单,转交给帮扶单位县教科局帮扶责任人杨勇帮助办理。杨勇接件后迅速赶赴贫困户家中,经实地测量需更换水管30米,购买后迅速送到杨拉弟手中。杨拉弟感激地在转办清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在贫困户评价一栏中打上了满意。
今年以来,灵石县把党建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县委健全了县乡村抓党建工作的机制,明确了10个县委常委党建工作联系点,建立了“四个一”工作法,即:每月一次例会汇报制度、每季一次观摩推动制度、半年一次督查通报制度、年终一次考核量化制度。同时,县委常委带头按照“定期走访调研、听取汇报、督导检查,评问题、亮点,定一个方案、建一本台账、记一本日志、写一份报告”等“三定两评四个一”要求,扎实推进党建工作。
在田头村庄,灵石县实行村干部和党员包联群众全覆盖,村级重大财务、重大事项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报告“双报告”,建立村“两委”主干坐班值班制度和工作交办制度,让群众随时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在县城社区,便民服务大厅通过“人员下沉”“部门联合”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创建党建网格,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网罗群众需求;党员志愿者“一对一”结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进行长期帮扶……灵石县县委书记段燕翔说:“通过收集问题、责成专人限期办理、问题解决后评价存档、没有解决则督办问责等一连串环环相扣的清单设置,将贫困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也树起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全面提升了灵石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今年以来,全县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大力实施粮食丰产、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化、美丽乡村等八大工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同时,一个个特色鲜明、实力过硬的乡镇、农村、社区脱颖而出,灵石县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陈俊琦 原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