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兴县

刘喜忠:切实发挥人民政协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将精准扶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之一,并作出重大部署。精准扶贫工作需要社会各方力量支持与参与,形成各方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才能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一是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作用,促进精准扶贫。政协委员要发挥好民主监督作用,做好精准扶贫的巡视员。通过走访、视察、调研,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讨论、集思广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通过民主监督,政协委员可以充分对扶贫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对一些扶贫效果不佳的扶贫措施提出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聚焦重点内容,通过调研考察、座谈等形式发现脱贫攻坚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或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做好与党委、政府的沟通。比如为了如何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发展来带动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开展调研。通过进企业、到乡镇及相关村委和农户,了解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情况以及互相利益链接机制,召开各个层次的座谈会,听建议、听实情,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带动农户增收致富。2017年,县级财政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对种养业产供销各个环节进行补贴。比如县财政对绿色谷子每亩补贴130元,全县建设绿色杂粮基地7万亩,有机杂粮基地5000亩,谷子种子基地1000亩。积极扶持“公司+农户+金融”“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企业与种植户签订订单,高于市场价收购,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利益联结机制。至2017年山花烂漫公司发展订单种植农户3016户,建成绿色谷子种植基地22000亩,有机谷子基地4000亩,谷子良种繁育基地700亩,无公害豆类基地6万亩,带动2213户贫困户增收。这种规模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基地建设,实行订单农业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耕种、统一管护、统一收购,既保证产品质量,又保证农户收益,实现了互利共赢。龙头企业的销售量越大,农户才能收入越高,越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贫困户稳定脱贫。这一系列的成就,与政协视察、调研成果分不开。

二是发挥人民政协与党委政府互补作用,推进精准扶贫。政协开展工作,履行职能,反映社情民意都是通过政协委员的活动来实现的。调研、视察是人民政协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人民政协职能所定性的。人民政协汇聚社会各界精英,可以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来出谋划策,针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执行相关政策中的难点问题,以及扶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些短板,难以破解的难题,可以在全县范围内也可以走出去,学习各地在扶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借鉴,取长补短。在考察中收集到成果,整理形成一个系统的报告,提交党委、政府,这样在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便于更好地推动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兴县作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工作县,也是山西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国土面积全省之最,并且确定到2019年全县要脱贫摘帽,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而现在许多贫困村生存条件仍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广种薄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贫困群众思想观念保守等等一系列问题仍然突出。针对这些一系列的困惑,如何破解,可以各自领题研究、带题考察,看看外面怎么干、如何做,如香菇的种植,经外出考察引进河南西峡香菇种植技术。中药材,引进皖西中药材种植技术以及一些养殖方面的产业,来帮助全县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致使早日脱贫。

三是发挥人民政协宣传动员作用,助力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人民政协有义务围绕这一中心,发挥好宣传、组织和动员作用。首先委员要明确各级扶贫政策,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了解精准扶贫,在充分学习掌握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联系贫困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了解群众实际需要,积极投身到帮扶帮困活动中,当好精准扶贫的宣讲员;其次,利用政协自身优势,联系各界人士,更多了解贫困群众的现状,制定符合实际的方案,呼吁并团结贫困群众共同奋斗,共同寻找适合各自的脱贫路径,帮助尽快脱贫。同时利用人民政协人脉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身脱贫攻坚,政协委员拥有广泛社会人脉及产业、资源等优势,可以调动各方力量,培育产业、帮助融资、开拓市场,可以通过技术支援、信息帮助等各种形式,将社会各种脱贫攻坚力量尽可能发挥到扶贫攻坚主战场,营造成齐心协力的扶贫攻坚浓厚氛围,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