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建平

“用IPv6下一代互联网助力大数据产业发展”

□ 本报记者 刘子璇

曾经人们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今天人们却已经无法想象离开互联网的生活,在20年的互联网发展历史中,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人物,他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就是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8月19日,在第二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上,吴建平接受了记者专访。

作为国内互联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吴建平主持完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把CERNET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网。他也是国内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之一,主持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他长期坚持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互联网基础理论研究,做出了一批创造性的重要科研成果。

吴建平院士指出,互联网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网络空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虚拟和现实结合的空间。网络空间主要由计算系统构成,小到我们的智能手机,甚至是物联网的每一个设备,大到超级计算机系统,都是计算系统。吴建平讲道,20世纪80年代初期,互联网确定了IPv4协议的格式,一直到现在仍在使用。90年代初期,经过全球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设计和标准化了新的传输格式,我们称为下一代网络传输格式IPv6,这几年IPv6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IPv6下一代互联网为解决互联网体系结构技术挑战提供了新的平台。大规模发展IPv6下一代互联网,将会给互联网核心技术及大数据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吴建平说:“我自己从小生在山西长在山西,二十多岁到北京求学时才离开家乡,母亲的家乡就在文水县,父亲也曾经在吕梁工作过几年,因此,对于吕梁,我感到格外亲切。这次来到吕梁,这里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变化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对市委、市政府和吕梁人民对吕梁的发展变化做出的积极努力感到由衷欣慰,我相信,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必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吕梁老区也将逐步实现从输出‘矿产资源’向输出‘大数据’的重大转变。”

对吕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吴建平院士充满信心,他说,相信吕梁市一定能够把握机遇,创新奋进,把脱贫攻坚与经济转型深度融合起来,把大数据产业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起来,早日建成“数谷吕梁”,翻开吕梁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