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在车辆川流不息的321省道石楼县义牒段上,一辆大货车停在了石楼县张家塔村伊拉奇卡肉兔养殖基地的门前。夜色下,只见宽敞的兔舍内早已聚集了不少人,大家正趁着夏季凉爽的后半夜,忙着把关满肥壮肉兔的笼子过秤、记录、装车、算账。当晚,300只、1400余斤的肉兔将以每斤6元的价格售出,近万元的现金收入让村民们个个喜上眉梢。第二天一早,这辆满载商品兔的卡车从基地出发,驶往千里之外的四川省自贡市。
“夏季正是肉兔消费的旺季,不过,由于需要长途运输,为了避免高温天气对兔子的影响,一般大家都会在夜里进行收购……”基地技术员周烨一边忙着装车一边解释道。
“这些兔子可都是俺们村的宝贝,每天给它们喂两次,主要是青草和饲料,这两天天气比较热,每半个小时就要添加一次水……”说起如何养兔,村民高平则头头是道,俨然已成为半个专家,“现在销路也不错,我这更有信心啦!”
据悉,2017年,张家塔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走出去,请进来,拓宽致富思路、转变创业方式,为产业发展把脉,以农民致富、集体增收为目标,积极开展兔业(以伊拉兔、奇卡兔为主)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于去年12月建立石楼县张家塔村伊拉奇卡肉兔养殖基地,从四川省引进种兔共300余只。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四川的企业合作,实行供种、供料、防疫及回收“四统一”,以点带面,扶持引导,带动贫困户致富。截至目前,全村已有29户贫困户“零首付”,直接入股参与分红。
石楼新闻办驻张家塔村第一书记张海明介绍,一年一只种母兔可产6-8胎,每胎平均产仔8只,年可产48-64只仔兔,仔兔养殖2个多月就可出栏上市,出栏重量平均为4.5斤-5斤。“首批兔子出笼后,基地还有700余只兔子,再有两个半月,第二批兔子又可以出售啦!”半蹲在一间间兔笼前,投放饲料、检查水槽……娴熟的动作,忙碌的背影,“兔司令”张海明满眼希望。 (赵良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