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丽 通讯员 田二提) 为督促重点区域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切实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及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近日,生态环境部从地方环保系统和部直属单位抽调约1.8万人组成290个强化督查组开展环保督查工作。其中,9个强化督查组从2018年8月20日至2019年4月30日进驻我市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白天督查、晚上梳理汇总问题清单”的工作方法开展督查工作。
据了解,本次强化督查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指标、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围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4项重点任务,重点对“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业企业环境问题治理、工业炉窑整治、清洁取暖及燃煤替代、燃煤锅炉综合整治、运输结构及方式调整、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扬尘综合治理、秸秆禁烧管控、群众投诉的突出环境问题办理、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各项应对措施落实等13方面情况进行督查。截至8月22日,生态环境部9个强化督查组集中利用三天时间对离石、文水、临县、岚县、柳林、石楼、孝义、汾阳、方山9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各类环保问题47个,其中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5个,未安装治污设施5个,未落实VOCs整治要求6个,燃煤锅炉未淘汰1个,物料堆场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25个,焚烧垃圾或树叶2个,其他问题3个。针对强化督查组督查出的环保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市、区)提高政治站位,全力配合保障督查组开展日常督查工作,积极落实督查反馈意见,坚决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确保强化督查不走形式,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