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交城县西营镇纪委在建立健全村级纪检监察组织机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方式方法,严把“三关”,加强和规范村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触角”作用,使监察监督覆盖“最后一公里”。
一是严把“用人关”。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选拔上,西营镇始终严格把关、认真政审,选强配优“监督员”,防止“带病上岗”,“打铁必需自身硬”,确保监督工作不受阻碍,监督作用正常发挥,促进村级事务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完善“制度关”。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要着力解决好制度完善问题。该镇相继出台了《西营镇党委支持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西营镇纪委支持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农村“两委”支持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西营镇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确保监委会在乡镇纪委指导和村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正确履职、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此外,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西营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产生流程图》、《西营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流程图》,建立了日常监督台帐、问题事项报告(建议)台账、提醒谈话台帐等五项台账,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行得到保障。三是畅通“交流关”。为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工作有效开展,西营镇纪委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交流群,及时向纪检员、监督员传达新政策、传递新信息、明确新要求,缩短了时间、方便了交流、提高了效率。
(花敏 武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