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精准脱贫

政策好更要执行好

□ 梁瑜

有扶贫干部下乡入户调研,发现有的农民对新农合的政策及详细规定模糊不清,特别是对具体的新农合报销规定不清楚。农民手头没有明确的操作性资料,只有少数笼统的宣传资料,许多农民对新农合实施细则的理解往往是一头雾水。还有群众反映,尽管国家逐年提高对农民的新农合报销比例,实际上农民享受不到,对新农合的好处并没有亲身感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世纪以来的一项重要成果,我市目前已实现13个县市区全覆盖, 参合农民达到280多万,仍然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值得深思。据一些农民亲身经历,报销过程中手续繁琐,报销周期太长, 审查用时间,审批用时间,兑现更是要等时间,即便手续齐全也往往得不到及时报销。为了报销,老百姓只好托熟人,走后门,又导致新的吃拿卡要现象。

新农合门诊消费也有乱象,本就不多的门诊报销规定,成了个别不良医生敛财的“唐僧肉”。有的乡村医生把每个农民一年几十元的门诊可报销金额,采取按比例报销的方法销售搭车药品或违规药品,千方百计套取新农合资金,败坏了惠民政策的声誉,也破坏了医疗机构的形象。

以上情形说明,政策好还需要执行好,再好的政策,在个别环节上缺少必要的约束和引导,效果也要大打折扣。新农合政策要管好人,管好事,必须选派政治素质强,有责任心的干部充实到各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及时清理新农合管理机构不合格人员,对审查病历岗位由正规医疗专业人员把关。

为扩大即时结报的范围,应在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和部分省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开展即时结报,以方便参合群众的新农合补偿。建设使用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市范围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全程网络监管。

想方设法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应给农民参保户发放详细的新农合政策法规及操作资料,公开公正实施操作流程,让农民知情知法,最大限度享受党和政府的医疗保障政策。对群众反映的新农合违规事件必须严查严办,让老区农民真正享受到国家的这一惠民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