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我对十九大报告反复品读、反复咀嚼,虽水平所限,理解肤浅,却无限景仰。报告呈现出前所未有理论高度有目共睹,其对中国未来和全球发展必将产生的巨大影响。这里我想和大家特别分享的,是报告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报告通俗务实接地气而又每每在平淡中见神奇的语言文字表达艺术!报告语言通俗易懂,风格平易近人,说理清晰有据,论证水到渠成。因此,作为一个划时代的纲领性文献,十九大报告没有让人产生丝毫阅读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我认为,十九大报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又一座丰碑,同时也堪称现代白话文运用的经典篇章。
一、引经据典,首尾呼应
报告开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结尾“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引用经典词句,十分得体大方,既凸显我们党牢记使命的沉着冷静和继续奋斗的万丈豪情,也饱含着中央领导核心弘扬和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顽强意志和良苦用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古典韵味十足,很朴实,很精炼,很哲理。报告开篇引用这八个字,来说明我们全党牢记初心和使命的重要,给人感觉语重心长,蕴涵的意义非常丰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意思就是当“大道”真正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天下人共有的。今天伟大的祖国已经迈入了“大道之行”的新时代,每一个中华好儿女都是国家的主人,都应该使出洪荒之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报告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既与“穷独达兼”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也与释家文化“自他不二”理念自然契合,更是领袖“天下为公”伟大情怀在当代人类实践进程上的伟大拓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向世界发出的呼吁和倡议,集中表达了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诉求。
大道同源,智慧相通。报告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简短十六个字,强烈的使命感,恢宏的大国气度呼之欲出。
二、论证客观,结论深刻
报告作为党在新时代的最高施政纲领性文献,文风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论证客观自然、准确深刻,结论水到渠成、令人信服。报告在列举十个方面的伟大成就之后,进一步自然而然的归纳总结:“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回顾五年来切身感受到的卓有成效的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革,我深深感受到,这样的定位是恰如其分而当之无愧的。
报告用通俗淡定的语言,阐述最深刻的道理,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推导令人信服的结论。这样的表达方式,很容易让人接受,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表述看似平淡,其实刚劲有力,平淡中蕴涵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党领导一切的钢铁意志不容有丝毫置疑。
此外,诸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害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些通俗形象的比喻,简洁明了的语句,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理性思考。
三、嵌入俗语,形象亲和
报告把乡言俗语直接引用嵌入,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令寻常百姓和世界民众倍感温情,平添了领袖的无限亲和力。“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压茬”本来说的是农民种地的事,可是如今却被领袖拿过来说高大上的改革,这让多少人意外,却又打心眼里认同和折服!领袖知青插队的阅历,也成了他潇洒用词的“源头活水”。
“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的是实现伟大梦想任务的艰巨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说的是实现伟大梦想的艰苦性。复杂的道理,却用三言两语阐述的无比生动形象准确,报告语言表达的高超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口语化的表达,无限的亲和力。“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比喻生动活泼,形象美好。“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安排部署胸有成竹。“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党对房子政策的坚决态度清晰展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简短朴素的话语,充分展示的是新时代领袖的强军思想和保家卫国的血性担当。
报告传递的是精准的新时代施政纲领,透露的是强烈的执政自信和民族自信,给到人们一种大俗却大雅的文学美感,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
四、诗意哲理,激励拼搏
报告部分语言充满诗意哲理,读来让人咀嚼不尽,回味无穷。在综合评价“九十六年来”,我们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付出的努力时,报告用对比式排比“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来进一步凸显“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四个对仗工整、平仄交错、跌宕起伏的对偶式排比,来说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历史使命所付出努力之艰辛,代价之沉痛,以及坚持真理和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然后,再次用对偶式排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来对九十六年的成果做一个归纳式的评价,让人在感慨万千中更觉淋漓尽致,淋漓尽致中更觉满满的奋斗自信!
在阐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散文诗一般优美的语句,足以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感受到暖暖的温情和浓厚的使命感。
诗一般的传神语言,富有哲理的激情文字,充满了奋斗的力量,激励着你我他,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好儿女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奋起拼搏!
五、成语纷呈,排比酣畅
报告使用大量成语和排比式词句,使报告或文采飞扬、生动形象,或谆谆教诲、跃然纸上,或入木三分、酣畅淋漓,或惊涛骇浪、排山倒海,或豪情满怀、催人奋进。
成语的运用精彩纷呈。在阐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用“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在告诫全党同志面对机遇和挑战时,用“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时,用“迎难而上”“蹄疾步稳”;在概括新时代本质内涵时,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强调党的建设和增强“四个自信”时,用“刮骨疗毒”“久久为功”等等。
排比式词句令人荡气回肠。如:“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坚决维护、绝不容忍”“坚决反对、绝不允许”,多么铿锵有力,多么掷地有声!六个“任何”,更是一气呵成,如投枪匕首,穿心利箭,把我们党捍卫祖国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的钢铁意志,彰显无遗。
六、铿锵有力,自信自豪
报告饱含着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执政自信和民族自信。报告的主题,无论“不忘初心”,还是“牢记使命”,无论“高举旗帜”,还是“决胜小康”,遣词用句,直截了当,自信满满,意志坚定。
报告在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来的成就,冷静客观分析工作不足和面临的困难挑战之后,认为“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五个面貌,列举式道来,通俗而平实,却让人在平实的语境中,感觉仿佛再现了五年来深刻变化的惊涛骇浪,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领袖的淡定和淡定中的伟大自信。
“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曾几何时,我们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外资,总要制定形形色色的优惠政策!而今天我们要“一视同仁”!普通的语言,既有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成熟的理性思考,更有发展的充足底气、豪气和霸气。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从严治党,必须“直面问题”,“刮骨疗毒”,既有斩钉截铁的勇气,又有壮士断腕的浩然正气。
“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决不会”“决不放弃”“任何人”“不要幻想”,看着这些词句,读着报告铿锵有力的文字,做为一名中国人,做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万分激动,且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近代以来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真的“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七、世界胸怀,引领未来
报告多次使用“人类命运”“全球治理”“国际秩序”等概念,来深刻阐述我们伟大祖国在新时代的全球一体化发展观。“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抓住全球热点问题,勇于担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针对世界和平,做建设者,针对全球发展,做贡献者,针对国际秩序,做维护者,中国共产党人再次旗帜鲜明的向全世界亮明自己博大的世界胸怀。并且庄严宣告:“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领袖关于发展的全球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跃然纸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愿景,必须坚持不懈的付诸脚踏实地的行动!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阐述的,正是我们党曾经的付出,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八、深情呼唤,新颖凝聚
报告在表达形式上新颖突破,使用词汇上匠心独运,非常生动地凸显了领袖凝魂聚气的深情引领。报告主体框架的十三个部分,与以往相比,每部分最后都增设一段,统一格式,全部用“同志们”开头,加上其他几处,总共累计十七次,深情呼唤,感人至深,鼓舞士气,催人奋进,非常富有穿透力和感召力。
此外,报告创造性地使用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等词语,令人耳目一新,给中国和世界传递了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满满的正能量,使人精神振奋。报告还采用“法治中国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平安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等词句,来说明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既通俗易懂,又令人向往。特别是“美丽”这个词语,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在一起,让人既感觉预料之外、情理之中,又感觉内涵丰富,十分贴切,恰到好处。
报告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看来,报告文字表达本身的挥洒自如和游刃有余,朴实无华和力量无穷,传递的恰恰是高度的文化自信!
(作者系交口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