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方山县:家门口就业不远走 贫困户致富有奔头

本报讯 (记者 张文慧 通讯员 肖继旺) “现在我们不用出小区,在这里缝制衣服就能务工增收。”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的高雪梅笑着说,“去年冬天从阳卯村搬迁到移民小区里居住,刚来小区物业就安排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工资每月500多元是不高,但捎带的就打扫了。今年农历五月初三服装厂开始培训并试着加工服装,我又成为了这里的一名员工,现在一个月又可以多挣2000多元了,比起以前住在山里种地强多了。”现如今,小区里有不少人和高雪梅一样过上了不出小区就能拿工资的生活。

8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方山县峪口镇峪口村的兴盛苑小区,小区大门上镶嵌的方山县半边天服饰加工有限公司的牌匾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来到公司加工车间,只见缝纫机在工人们的操作下,飞快运转,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四十多名工人正在认真地缝合、剪线、换料,一派繁忙景象。

兴盛苑小区是峪口镇一期易地移民搬迁项目,有住宅楼10栋,住宅楼户型面积均为84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69平方米,配套建设敬老院、便民中心、便民超市、卫生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2017年竣工验收后,周家山、常家山、牛家岭、阳峁、花果山、任家山、韩家山、郝家焉(白家咀自然村)等8个村的386 贫困户1261 人搬迁入住。

“半边天服饰加工有限公司从总厂承接半成品原料和订单,制成成品后再运往总公司统一出口销售,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所需劳动力的数量也非常大。当初把企业选择建在小区里就是为了解决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和周边村庄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问题。”方山县信用联社主任、峪口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冯建华说。正在低头走线的任全爱忙着手中的活和记者交流:“我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公公已经走了多年了,现在还有一个70多岁的婆婆,在这里工作,不仅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还不用来回奔波,总体来讲,要比在外面打工强。”“能在家门口就业真好!两个孩子都上小学了,正发愁没有个好打工的地方时,小区里的服装厂开始招人了。”一直在天津打工的张林梅告诉记者。

“把布铺平整,手放稳,直直地走线,这样才不会皱。”杨应香的师傅正在教她如何走线、如何把衣服做得更好看。在这之前,杨应香还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和家庭主妇,最近半边天服饰加工有限公司招工,她才来到这里上班,至此,她也过上了打工挣钱的好日子。

“我以前从来也没有做过服装,担心自己是不是能做了。现在这种担心看来都是多余的,厂里有专门的师傅负责手把手教技术,学习期间还有保底工资,我今后得努力学点,这样就能拿高工资啦。”张林梅说。

“员工工资是按照外地的工价水平来计算的,学徒期间设保底工资,每月都能拿2000元左右,熟练之后,按件计算,月工资水平将在2000元以上。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贫困户就业的机会搬到家门口,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半边天服饰加工有限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成秀林说,“公司可解决160余人就业,目前有50余人在这里就业,下一步还要扩大生产线,吸纳更多周边的劳动力进厂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