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民生

5G与无线电管理

□ 王维松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纵观世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我们先后经历了1G、2G、3G、4G几个重要时代——第1代1G是模拟技术,典型应用以“大哥大”为主;第2代2G实现了语音数字化,手机体积变小,支持短信、彩信业务;第3代3G以多媒体通信为特征,手机实现上网;第4代4G进入无线宽带时代,传输容量增大,速率大大提高,微信、手机支付、APP等业务更加便捷高效,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第5代5G目前总体处在研发测试阶段,国内重庆、北京等地开始进行小范围应用试验,预计2020年之后将大规模正式投入商用。

那么,5G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更加智慧、更加可靠、更加泛在,是真正的信息化时代标志。

我们不妨罗列几个应用场景:

——拥有一部5G手机,即拥有一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

——拥有一部5G手机,可以实现从生产到消费、从人到物的全场景覆盖,万物互联将逐步变为现实,一切都在掌控中;

——5G网络基站超密度覆盖,为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应用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搭建了平台。

基于5G网络和5G手机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和美好。

5G的美好愿景令我们神驰向往,但你知道吗——这个美好愿景的背后有多少人在默默奉献?其中,无线电管理者的奉献值得一提。

频率(频谱、频段)是一种资源,是无线电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移动通信得以实现的最重要、最基础的载体。无论1G使用的800M/900M频率,2G、3G、4G使用的1800M/2300M频率,还是5G使用的3500M/5000M频率(以上频率是泛指)都是无线电管理部门规划协调的结果。频率的规划协调不仅仅限于国内,还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规划协调,这就是“全球通”的基础。

通过无线电频率建立的移动通信系统最大的优越性,也是无可取代的优越性在于随时随地实现通信目的。但其易受干扰的缺点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缺点通过技术进步、通过加强无线电管理不断得到克服。无线电管理部门分配频率资源、查处无线电干扰、维护电波秩序和保障通信安全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全社会都有义务支持和配合政府无线电管理部门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