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西坡村位于交城县水峪贯镇西北方位,距乡镇13公里,总面积1600余亩,户籍人口149户424人。西坡村共有党员25名,村民代表5名。近年来,西坡村党支部始终以“党建引领一切”的决心,坚持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抓党建、优班子、强服务、创先进”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村级各项事业显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连续多年被评为交城县“五个好”农村党组织。
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队伍“强”起来。多年来,西坡村坚持共商共议,确保班子队伍和谐团结。村“两委”班子严格执行“三务”公开、党员设岗定责、“四议两公开”、村干部轮流坐班等工作制度,在服务群众方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村内重大事项全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两委班子和谐共事,从未发生顶牛现象,真正保证了班子队伍和谐团结,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在换届时,该村坚持“高标准、选能人、用强人”为标准,严把候选人入口关,如期顺利完成了两委换届工作,村“两委”主干的连任充分体现了群众对两委主干的高度信任,对工作业绩的认可。同时,该村狠抓思想建设,确保了班子及党员政治素质过硬。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组织党员到党性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利用远程教育观看党性教育片,开展“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主题活动,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学习了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促使党员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支部活动工作中来。
以党建引领阵地建设,村级组织活动“亮”起来。该村本着“整合现有资源、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原则,在现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面展开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化建设。在古冶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投资150余万元建起了二层 8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村级活动场所,配套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便民服务室、矛盾调解室、远程教育点、文体活动广场和便民超市等,并充分发挥“一室多用”功能,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农村党员的活动中心、农民致富的信息中心、新型农民的培训中心、便民利民的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生活的文化中心和当地农村的标志性建筑,真正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过硬。
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百姓生活“美”起来。西坡村采取“党支部+企业”的产业转型发展模式,通过村党支部对接企业,精准结对贫困人口,优先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做到稳定脱贫;对特困户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定期给予扶持,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该村还投资40余万元建设古冶文化苑—吕梁交城山抗日战争纪念馆,2017年7月,被命名为交城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党性修养基地。投资80万元对村内街巷进行硬化,投资50万元修建跨河大桥一座,解决了群众交通出行难的问题;投资25万元开展了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全村100%的村民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同时,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100%。在打造宜居宜养人居环境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1万元,出动人员600余人次,动用铲车、挖机等机械10台次,出动翻斗车等清运车辆50辆次;集中清运“四堆”70余处,清理垃圾150吨,清理乱贴乱画“牛皮鲜”30余条,喷绘墙面3000平方,树木刷白200余株;集中清理河道1000米,清淤清障500余方,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善。
村党支部书记任仕娃说道:“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探索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推进村务民主协商,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密切党群关系,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推行家风、村风、党风教育,以好家风带村风促党风,公式力同心打造新时代新农村,乡村振兴之路蹄疾步稳、踏石留印。”
(郭晋 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