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3岁的杨候有是土生土长的方山县麻地会后则沟村人,大半辈子都在与土地打交道。今年村里号召村民试种订单旱地西红柿,老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试种了一亩。没想到,产量和经济效益让他惊喜不已。
9月14日,杨侯有一边把采摘的西红柿装筐,一边对笔者说:“今年我试种了一亩旱地西红柿,是与绿庄园有限公司签的订单,没想到一亩地能产一万斤左右,预计能收入7000元左右。签了订单真好,不用自己出去卖,比自己盲目种地强多了。以前在旱地里一般是种玉米,撑死一亩地收入个一千四五百元,明年计划多跟绿庄园有限公司签几亩订单。”
在老杨拿出的订单协议上笔者看到,有一则条款是这样写的:西红柿每公斤回收价格为2.1元左右,当市场价高于每公斤2.1元时,按照市场价回收。
来自市财政局的后则沟村第一书记卫艺强告诉笔者:“今年,后则沟村经过多方考察,决定与方山县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旱地西红柿保底收入合同。村里利用闲置多年的土地试种了旱地西红柿20亩,预计村集体可增加收入4万余元,村民们试种了10多亩。明年计划与方山县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合作,争取村里发展到100亩旱地西红柿,带动后则沟村村民增收致富。”
方山县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近年来,为了解决广大农户与市场难以对接的问题,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今年与1800余户农户签订了农产品种植协议,其中贫困户269户,旱地西红柿总亩数达800多亩。
“今年,我们公司与全县1800余户农户签订了西红柿回收合同,我们提供技术服务,为老百姓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现在加工的西红柿酱销往全国各地,主要是供给北京、太原和吕梁13个县市区。现在西红柿酱供不应求,明年我们将在全县大力发展更多的订单西红柿,帮助全县农民脱贫致富。”方山县绿庄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奴尚信心十足地说。 (肖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