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乡村振兴

中阳县暖泉镇健步迈向乡村振兴之路

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通讯员 刘世武) 随着中阳县的摘帽脱贫,该县曾经有名的“穷地方”暖泉镇也紧跟全县脱贫步伐,全镇9个贫困村、2124户5451人实现稳定脱贫并在8月21日举行的“全县脱贫摘帽总结表彰暨乡村振兴誓师大会上”作为“脱贫攻坚先进乡镇”受到了隆重表彰。但在新的起点上,该镇党委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仅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做好后期巩固提升工作,实现乡村振兴,还有更艰巨的任务。为此,该镇以这次誓师大会为新起点,提出“四个坚持”积极谋划乡村振兴之路。

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抓党建、奔小康、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基层组织整体提升年”活动,抓整顿、抓规范、抓品牌创建,以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领头雁”,村干部成为小康路上的主心骨,党员队伍成为奔小康的先锋队,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坚持产业先行。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该镇继以“321”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紧紧抓住核桃富民这个基础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特色种养加项目,实现户户有产业支撑、村村有合作社,并以有机肥厂为核心,着力打造农业生态循环特色富裕镇;坚持建好“五支队伍”。利用全县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加强乡镇机关和基层服务人员、省市县派驻乡镇挂职干部、第一书记、专职驻村工作队员及村“两委”主干“五支队伍”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实行乡镇“五支队伍”奖惩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做到奖罚分明,激励“五支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上继续发挥应有作用;坚持宣传引导。该镇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坚持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以农村群众的文化需要为导向,大力开展文化进基层活动,通过开展农民运动会、文明村户评选、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致富先进典型,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战略的暖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