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德辉 刘小军
临县是山西、吕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共有22.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70周岁以上老年贫困人口近2万人,占比9%。这是一个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群体,也是攻坚深度贫困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临县县委、县政府给出了答案,即在强化社会保障兜底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传统美德,启动实施了“扶贫孝心基金工程”,积极探索“政府关心、子女孝心、社会爱心”联动互促的老年贫困人口扶贫新路径。
截至目前,全县已筹集到来自政府、子女、社会三方面近3000万元的扶贫孝心基金。4月13日,举办了扶贫孝心基金工程首发仪式,共发放735万多元扶贫孝心资金,涉及全县近1.5万名贫困老人以及五保老人、孤寡老人。此举,每个贫困老人最高可领到750元,全年最高可领到3000元。
建立贫困老年人档案,做到“知根知底”。该县对全县70周岁及以上贫困老人建立了老年人档案,组织乡村干部对贫困老年人的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生活条件、收入来源以及子女赡养等情况进行详尽登记造册。由村扶贫孝心基金理事会人员逐户到贫困老人儿女家中做思想动员,积极宣扬中华民族传统孝善美德,引导老人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设立扶贫孝心基金,做到“百川入海”。扶贫孝心基金由统筹整合资金、子女赡养金和社会募集资金三部分组成,共同投入到县扶贫孝心基金专户。截至目前,县政府已从统筹整合资金中拨付专款500万元,贫困老人子女已缴纳赡养金2386.81万元,县慈善总会已通过募集社会爱心款54万元,基金共计2940.81万元。“孝心红包”包括两部分,即以子女缴纳的赡养金全额发放部分为主体,以按子女缴纳赡养金的20%配发补贴部分为补充。对五保、孤寡老人,按每人每年500元标准,直接由孝心基金补贴发放。
成立扶贫孝心基金理事会,做到“遵规守矩”。县、乡均成立了扶贫孝心基金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行政村选举成立了由5——7名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和老年贫困人口子女代表组成的扶贫孝心基金理事会,具体负责子女赡养金的宣传发动、收缴公示等。同时,县扶贫孝心基金工程领导小组委托县慈善总会设立专户进行资金管理,确保基金管理的规范化、稳妥性、实效性。
设置扶贫孝心晾晒台,做到“公开透明”。孝心扶贫基金实行按季发放,在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由县慈善总会提出用款申请,经县扶贫孝心基金工程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直接打入老年贫困人口“一卡通”。由乡村组织扶贫孝心基金集中发放仪式,设置晾晒台进行公示,通过“晒一晒、比一比、评一评”,让孝老敬老意识深入人心,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