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丽 通讯员 张世川) 白露到、竹杆摇、小小核桃遍地跑。近日,记者走进孝义市高阳镇千亩核桃示范园,浓浓的果香味充满整个核桃园,一株株粗壮的核桃树上,果实饱满的核桃挂满枝头。不少人肩扛麻袋、手中挥舞竹竿忙着收获成熟的果实,一幅热闹景象。这不禁让记者感到疑惑,由于今年清明节前后严重的霜冻天气导致不少地区核桃大面积受损,为啥这里的核桃似乎全然不受影响,迎来的依然是一个丰收年。
对于记者的疑惑,省林科院教授、孝义市核桃产业发展特聘专家王贵介绍到,为了提高核桃产量和抗霜冻能力,高阳镇千亩核桃示范园引进良种标准化栽培技术,采用晋RS—1系砧木,嫁接中林1号、辽宁1号、秦丰等优良品种培育出了新型优质核桃品种“孝核一号”。即便核桃经历了霜冻后依然能够丰收。“‘孝核一号’新品种含脂肪、蛋白高,封口线紧,果实壳面光滑美观,核仁呈浅色,味甜而不涩。尤其是在脱皮,清洗,风干的过程当中,破损率低,易取整仁,且出仁率高达61%,市场价值极高,而且管护也很方便。除了抗晚霜,‘孝核一号’还兼有高产的特点,相同树龄,‘孝核一号’比传统的核桃作物亩产量高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左右,而且树龄更长、见效更快,能让种植户更快得到收益。”王贵介绍到。
2007年以来,孝义市大力实施“核桃富民”战略,截至目前,该市核桃高标准栽植面积突破30.4万亩,平均年产量超1.2万吨,核桃产值达2亿元。同时,孝义市从今年四月份启动了全民技能提升培训工程,结合核桃产业发展需要,根据当前季节转换核桃管护重点,为学员讲解核桃选苗、施肥、修剪、嫁接、病虫害的辨别防治知识,特别是现代管理新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手把手做示范,提高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目前,“孝核一号”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土生土长”的核桃品牌,“孝核一号”这个后起之秀正蓄势待发,为该市核桃产业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将推动全市核桃产业良种化、规模化、科学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