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小杂粮展销会上“唱大戏”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来来来,感觉一下我们兴县的小米,兴县山花烂漫,全国知名品牌,您慢慢吃,慢慢尝,感受一下这个味道!来,您也来尝,慢慢品一品。”10月2日,在第二届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首届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兴县县委书记梁志锋化身“推销员”,卖力地推荐起兴县出产的小米,招呼现场群众品尝小米粥,一下子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品尝。

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兴县一家集小杂粮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他们将小米种植、管护、加工等各个环节都进行高清探头监控,使生产有章可循、有标可依,提升了杂粮品质,而像这样的有机小米如今已经发展到2万亩。

“从无公害到绿色再到有机,我们正在逐步推进,现在已经获得了很多国家级的认证。尤其是我们的有机绿色小米已经可追溯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每块地里面种的小米,消费者可以直接感受到产地的地块、长势,从入种到成为产品的全过程都可以通过影像的渠道获取,这就是可追溯。”梁志锋自豪地介绍道。

吕梁地处华北地区的高寒冷凉山区,特殊的气候和地形环境决定了种植优质小杂粮的有利条件。目前,我市常年种植杂粮面积200万亩左右,产量1.8亿公斤。近年来,全市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从种植补贴、订单收购、农产品认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方面进行补助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产业链条进一步得到完善,市农业部门还制定了6种绿色杂粮生产技术规程,对品种选择、生产资料投入、技术应用、生产管理等方面实行全过程控制,形成了提质增效的标准体系。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鉴定,吕梁小米、肾型大豆等杂粮,所含粗蛋白、氨基酸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均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品质优良的小杂粮,成为本届展销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这个味道确实不错,绵绵的,很好喝,尤其是我们老年人喝这个小米最好了。”在现场,游客品尝着小米粥,嘴里发出了不绝的赞叹声。

为深入挖掘吕梁小杂粮的价值,延伸产业链,我市积极鼓励和支持杂粮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研制功能性食品。在汾阳皇米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前,由该公司生产的小米饮料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我们这个小米饮料主要是以富硒小米为原料,这种小米营养价值比较高,种植环境比较特殊,然后再和绿豆、红枣一起加工而成,这个小米饮料口感佳,营养价值高,便于携带。”该公司电商负责人贾雅楠拿着一瓶小米饮料向周围群众热情推介。

“口感挺好的,挺清新的感觉,不是太甜,很适合小孩和老人,感觉就是很健康很原生态。”现场一位游客品尝后告诉记者。

距离汾阳皇米业的展台不远,来自方山县老农民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小兵也正在卖力地推介着自己的小杂粮产品:“醋泡黑豆在民间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经常吃醋泡黑豆可以乌发、名目、美容、美白、软化血管,对于‘三高’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我们的这款功能性小食品,就是根据传统配方,用黑豆和醋研制而成的。”

据介绍,自上市以来,任小兵推介的这款新产品就不断刷新着销售记录,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小杂粮也能迸发“大能量”。通过不断的展销推广,像山花烂漫这样的吕梁优质小杂粮品牌一样,越来越多的吕梁小杂粮品牌获得了市场的青睐。伴随“吕梁小杂粮”品牌的叫响,由吕梁优质的小杂粮开发的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食品,也开始逐步绽放异彩,在成为展销会上耀眼“名角”的同时,与其他特色产品共同推动着吕梁小杂粮产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