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着眼乡村振兴 聚焦脱贫攻坚 打好我市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翻身仗

□ 张学明

地理标志商标作为与“三农”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产权和区域公用品牌,直接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既能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又能促进贫困地区通过生态农业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地理标志独具特色的地域优势和历史文化,也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地方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一、深刻认识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

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强品牌建设,建立品牌创建激励保护机制,注重对老字号和地理标志开发、保护和利用,整合品牌资源,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李正印在对各县(市、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调研时多次指出:县、乡、村党组织要因地制宜,聚焦产业带动,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有机旱作农业、功能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的战略部署,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遇期,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推进产品多元化,提升品牌附加值,特别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引领市场,不断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这些都对我市的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商标的发展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实践证明,地理标志商标是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的重要支撑。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管理运作能力不强等问题,全市仍有相当数量的名优土特产品具备注册保护条件而未能注册保护。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勇于担当的发展意识,深刻认识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推进商标品牌战略落到实处。

二、充分认识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推动作用

利用地理标志商标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精准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开发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真正发挥 “用好一个地标,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作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市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在推动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开展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力贫困地区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共核准注册3680件地理标志商标,其中国外87件。比2007年(301件)增长了11倍。一半以上的地理标志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地理标志商标对当地就业、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

江苏省淮安市在利用地理标志商标引领品牌农业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该市地理标志商标总数达116件,在全国地级行政区中排名第一。借助地理标志商标效应,淮安市形成“产品—地标—产业”的黄金链条,很多特色农产品因此“点石成金”,淮安大米、盱眙龙虾、淮安红椒地理标志商标成为推动精准扶贫的“金字招牌”和强力引擎。淮安市盱眙县利用“盱眙龙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龙虾金字招牌,形成“养殖+餐饮+生产+相关产业链”模式,创造品牌价值、产业价值双超百亿,帮助10万盱眙人走上创新创业、勤劳致富道路的成功经验。

我省地理标志商标的发展保护与全国发达省市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截至今年6月,全省仅成功注册48件,与全国第一的山东省608件相比不足十二分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大力推进“品牌兴市”战略,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中国驰名商标达到8件,注册商标达到10777件,位居全省第四。但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差距较大,与我市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截至目前只有 “柳林红枣”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兄弟市(运城11件、晋中9件、长治9件、太原6件、朔州5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项工作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对地理标志商标工作重要性认识不高,重视程度还不够;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对本地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的研究及其作为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指导、服务工作不够深入,可注册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三是已注册成功的地理标志商标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有效解决。

地理标志商标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打造特色品牌,促进精准扶贫,推动区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注册保护地理标志商标是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的基础,地理标志商标的前途在于运用推广,要认真学习借鉴江苏淮安等先进地区的经验,正视差距,补齐短板,借助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带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脱贫攻坚早日实现。

三、积极行动,强化责任,构建我市政府牵头、部门协作、全力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的新格局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保护地理标志商标,作为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实现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部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务使这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是做好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的领导责任。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重视和支持,将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谋划部署,及时协调解决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出台相关鼓励、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牵头职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实施商标战略的牵头部门和商标主管机关,在促进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的工作中责任重大。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积极参与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规划,出台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发展保护工作;要增强服务意识,多倾听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的意见,多为地理标志商标的发展保护鼓与呼,实实在在帮助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强行政指导,指导、帮助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建立健全商标管理制度,用好管好商标,积极争创驰名商标;要加大对已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查处侵犯地理标志商标权益违法行为,为地理标志商标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各有关部门要全力搞好协调配合工作。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不仅仅是市场监管部门一家就能做了的工作,需要农委、林业、地方志、国土、气象、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能职责,加强沟通协调,落实任务和责任,按照时间节点和安排,做好地理标志商标申请保护各项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落实好地理标志商标工作注册申请及宣传、培训经费。同时,吕梁日报、吕梁电视台等各新闻媒体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开辟专栏对我市地理标志商标相关产品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我们一定要努力推动全市地理标志发展保护工作走上新台阶,为推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吕梁市市场监督局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