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精准脱贫

全校动员 全员帮扶 全面推进

北理工频频发力助方山县脱贫摘帽

本报讯 10月22日一大早,方山县16名党政干部集中出发前往北京,去北京理工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脱贫攻坚领头雁培训班学习。这是北京理工大学定点帮扶方山县推出八项帮扶新举措中的其中一项。已经参加完首批培训结业的县委副书记闫斌胜说:“今年是方山县脱贫摘帽之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关键的特殊时期,结合校地实际,制定推出了八项新的帮扶举措,极大地提振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勇气。”

北京理工大学是方山县脱贫攻坚中结交的一门“远亲”,从2015年11月定点帮扶该县以来,学校累计注入各类帮扶资金500多万元,通过选派干部精准帮扶、发动师生教育帮扶、引进企业产业帮扶等做法,助力该县脱贫攻坚。特别是学校定点帮扶的桥沟村,在坚持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两手抓,探索新型村集体生产经营模式和收益分配方式中,总结创造了“桥沟模式”,在全省推广。

面对大考,远在首都的北京理工大学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继续发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于8月19日专程赴方山县调研结对帮扶工作,并提出了“北理工全员帮扶”工作理念。紧接着,结合方山实际和北理工优势,形成了八个方面的帮扶举措。一是干部培训,二是教育提升,三是布局扶贫车间,四是推广电商区域公共品牌,五是推广“数字旅游”,六是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七是扩大护工护理就业,八是建设扶贫惠农超市。目前,八项帮扶举措全面推进,成效显现。干部培训已经开展两期,力求年内完成对全县领导干部的培训。教育提升,已组织专家对该县18所学校进行了调研,并作出了培训计划和长期教育提升帮扶工作体系,年内将启动对方山县校长、教师队伍的全面培训。布局扶贫车间,北理工自动化学院、光电学院、党委组织部已签约捐建3座扶贫车间,组织刺绣技能妇女60余人,组建线上合作社并孵化“一方粮川·京工方绣”品牌,预计年底前实现贫困户增收10万元。推广电商区域公共品牌,已在高速路、国道、吕梁市区发布“一方粮川”广告,在北京中关村地区高校、街道协调“一方粮川”广告位2000余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县物流配送中心将于11月份投入使用。推广“数字旅游”,北理工王树良教授团队已经开展了对北武当山数字化宣传平台的建设。通过与北理工设计与艺术学院对接,11月份国内著名画家杨建明将赴方山考察落实推进“画家村”创作基地落地事宜。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北理工自动化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机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学院、材料学院组成“科技帮扶暨民营企业提升工作组”,就北理工包联两家企业的技术升级项目引进进行对接,并与吕梁学院开展科技合作进行座谈。扩大护工护理就业,吕梁山护工北理工工作站正在积极筹建,并在北京3到5个街道建立吕梁山护工联络点。力争年底前完成两家医院的护工定向接收。建设扶贫惠农超市,目前“一方粮川”惠农扶贫超市已在北理工良乡校区开业,中关村校区也已启动装修,依托扶贫惠农超市,学校正与首农集团、国安社区等超市进行协商,研究方山特产进超市事宜。

此外,依托北理工帮扶,该县还在健康扶贫和肉牛产业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有关工作。在健康扶贫领域,借助北理工“医工融合”及北京优质医疗资源,该县将与农工党北京市委、海淀区卫计委组织的专家资源对接,开展医疗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培训中心就疼痛科建设发展开展密切合作。在肉牛产业领域,将依托新近落成的肉牛育肥基地,与北理工、恒都农业集团合作成立“方山县肉牛产业工作站”,探索开展“县域集中育肥+高校技术支撑+企业惠农收购”的模式,逐步拉升县域内养殖规模,形成肉牛养殖产业链,推动全县尽快完成贫困户“人均一头牛”的目标,提升肉牛产业的规模与品质。

北京理工大学挂职方山县副县长赵汐说:“截至目前,北理工21个学院全部贯彻落实了校党委提出的‘全员帮扶理念’,已有14个学院先后深入方山县开展对接帮扶,3个学院在北京与该县举行了帮扶对接座谈会,4个学院正在结合自身实际和资源优势,制定帮扶计划,实施帮扶举措,全校定点对接帮扶工作正在全面有力推进。”

(杨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