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德辉 刘小军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腹地,晋中盆地西南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海拔731-1716米,年均降水量428.8毫米,境内水系发达,均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多为季节性河道。列入“河长制”管理的主要河道共17条,全长219.53公里,汾河是最大过境河,孝河是最大的境内河,也是孝义的母亲河,流域面积543平方公里,由西向东基本横穿全境,平均地面水经流量为3491.2万立方米。河长制改革工作推行以来,孝义市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把水生态综合治理作为生命线工程,以拼搏赶超精神和强烈责任意识,扎实推进“四共四治”,初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坚持四级共巡,三级联动,部门协同,扎实推进水资源制度治理。打破部门、乡镇(街道)各自为政的藩篱,完善市乡村三级联动的河长体系,以水质论英雄,市级河长着重牵头“治”,乡村两级河长更加突出“管”和“保”。设立四级河长。在落实上级按要求的12条河流河长制的基础上,对境内5条其它河流及各段较大的支流均设立河长,实行“市级总河长+市级河长+乡级河长+村级河长”四级负责制。市总河长由孝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级河长由6名副市长担任,乡级河长由53名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及分管领导担任,村级河长由172名村“两委”主干担任。今年共组织开展3次集中巡河,市乡级河长总计巡河216次,发现处理问题67处。创新部门协同。按照“职责明确、协调顺畅、运作高效”原则,探索联络单位协同互动的工作机制,全面构建起“市级河长+市联络单位+水务局科级干部”的协调体系,市级河长为具体责任人,住建、环保、水务等6个部门分别为联络单位,水务局科级干部为联络员,有效解决了同级部门之间不好协调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河长及联络单位工作合力和办事效率。完善河长制度。市级专设河长制办公室,核定财政拨款事业编制5名,17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河长制市级会议等6项基础性工作制度,完善河长巡河制度,详细规定各级河长巡河频次以及处置问题、考核问责的具体要求;制定水源地、河道管理范围内违建、河流保洁等4项河道巡查制度,明确了巡查范围,落实了巡查责任,为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健全制度保障。加强监督考核。一方面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年度考核验收,每年初对本年度的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百分制考核方案,分类逐项对照打分,打分结果作为市委、市政府对本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强化监督执法,全年组织查处涉水违法案件2起,收缴罚款2.3万元,督促2个涉河建设项目编报了防洪影响评价,完善了涉河审批手续。
坚持四图共示、一河一策、联防联治,扎实推进水资源系统治理。把流域保护和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抓在手上,在精准“四张图”基础上,推进“一河一策”治理办法,探索建立起联防联治的齐抓共管机制。精准明晰“四张图”。为避免执行中边界不清、数据不详导致矛盾,以河流分布图为载体,精准公示《河流分段信息图》,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