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通过坐标定位将每段河流根据乡村区划精准分割,做到图出有据,分段无偏差;公示《入河排污口位置图》,将169处排污口分门别类进行定位标记,做到应标尽标无遗漏;公示《河流界碑界桩分布示意图》,组织相邻乡镇、乡村负责人现场确认,做到界碑界桩埋设精准;公示《河长公示牌位置图》,50块市乡两级河长公示牌、126块村级河长公示牌做到设置精准。全面落实“一河一策”。全面分析每条河道现状及污染原因,本着长期、短期兼顾,治标、治本同进的原则,完成17条重点河流“一河一档”工作,乡级“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全部完成,市级“一河一策”9月底完成。对短期能解决的予以立即整改,关停取缔112户“散乱污”企业,清理河岸违章垃圾12.6万方、河道垃圾16.2万方;对需长期治理的,切实加强源头控制,实行岸水共治、联防联控。今年汛期,面对各类强降雨的考验,未发生一起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件。探索推行“联防联治”。孝义市跨境河流相邻县有交口县、中阳县、灵石县、汾阳市、介休市5县市,特别是作为地处文峪河末端的县市,上游的水源对境内的水质影响较为明显。针对此种情况,孝义市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河道“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探索建立了相邻县域联络协商机制和水域突发事件联动机制。
坚持四水共治、因水制宜、分类而治,扎实推进水资源污染治理。病在河中,症在岸上。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难以根治河道顽疾。孝义市以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村污水、河道水面“四水”为重点,分水治理,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工程。狠抓城镇生活污水整治。建成市污水处理厂和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5.4万吨,实际日处理量达2.6万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崇贤街、建设街改造建成投运,完成投资8161万元,新建污水主管线4135米、雨水主管线3390米,总投资17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应急提升泵站加快建设,城区雨污管网总长达268公里,城区污水收集率达83.8%。同时,以PPP模式引入社会投资,启动概算总投资4.5亿元、总长75.5公里的城区道路排水管网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大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狠抓工业废水整治。全部推动孝义经济开发区焦化企业安装并投用生化污水处理站,企业生产废水全部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与此同时,综合考虑经济开发区扩区增企、焦化企业6.25米以上焦炉改干熄焦政策,以及根据陆续投产的鹏飞集团费托合成蜡、甲醇联产LNG、超级悬浮床加氢等项目存在需外排工业废水的情况,2017年11月,开工建设经济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厂,项目一期将于今年10月底正式运营。狠抓农村污水整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80个建制村整治方案,下栅乡24个行政村统一安置于下栅新型农村社区,完成污水排水系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小城镇集中供水工程三项工程,集中解决了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等问题。启动概算总投资1.1亿元的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项目,覆盖全市集镇区、沿河以及生活污水产生量大的村庄,截至目前,已完成32个村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狠抓河道水面整治。以文峪河为试点,先行制定出台《孝义市文峪河流域水质达标工作方案》,部署了4大类6大工程,重点整治自净能力差、径流量不足、底泥析出、废水流入等突出问题,并积极向汾河、孝河、文峪河、柱濮河等常年积水河域推广,切实保障河水清净、四季长流。同时,正逐步落实在主要河流主要节点设置水质监测断面,进一步明确河流污染源头,分段监控水质,区别落实治污措施,纵深推进河长制。
坚持四源共防、水陆统筹、标本兼治,扎实推进水资源生态治理。孝义市针对四项主要污染源,集中发力,确保治理一项,达标一项。根治畜禽养殖污染源。全市有大型养殖加工龙头企业2户,规模养殖户79户。以河长制改革为契机,依托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创建,扎实推进化粪池、堆粪场等粪污处理全覆盖。127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8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0%,规模养殖场环评手续办理率45%,11个河流附近养殖场整改率达到81%以上。新六和食品公司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建成运行,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鼓励养殖业粪便资源化利用,建成有机肥生产企业3家,年处理能力达50万吨。根治工业重点行业污染源。按照省和吕梁水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完成37户重点行业企业(钢铁1户、焦化12户、煤炭15户、化工9户)水污染防治设施提标改造工作。钢铁、焦化、化工水处理设施排放口水质达到行业排放标准特别限值,煤矿外排矿井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当前,孝义市正进一步加强工业水污染防治,全面提标改造现有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开展焦化熄焦废水治理,确保工业企业污水全面达标排放。根治工程建设污染源。针对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用地开发、大型机械作业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孝义市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和行政许可,严格禁止未批先建。特别是对建筑工地、道路工程、拆迁、绿化、土方开挖等工程建设,严格对照施工标准和水保要求,坚决制止工程污染。根治生态涵养区污染源。将崇源头水源井取水点半径91米、西辛壁水源井取水点半径30米范围内划定为一级水源保护区,严禁违法排污及有水体污染的建设项目。完成55.85平方公里的畜禽禁养区划定,包括25个水源地保护区、1个城镇居民区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坚持保水要从保绿抓起,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特别是把退耕还林作为西部山区、生态涵养区治理的主要任务,2018年完成1万亩退耕还林和5000亩荒山绿化。同时,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通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根治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