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冯凯治 通讯员 白旭平
2015年3月,尹新明到兴县瓦塘镇任党委书记,刚上任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尹新明的办公室从早到晚围着一大群村民,致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尹新明觉得这些问题推不掉、躲不下,回避退让只能引发更多的群众来访。面对这一现状,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深知,作为党委书记,是各方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带头践行党的宗旨,用实际行动为民解困、为民解惑、为民解疑、为民办实事。
在党政班子会议上,多数同志愁容满面,情绪低落。
有的同志出于善意提醒,说这些问题拖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只能顺水推舟,拖推兼施。实际情况是有些历史遗留问题,有的当事人已不在世,根本就说不清道不明,无从下手,而且解决一件,会引出一大批,陷入恶性循环。尹新明顶住压力,暗下决心,从解决问题入手正确处理矛盾纠纷。
经过梳理,有17件疑难信访积案。尹新明当即表态这些积案由自己来挂帅,所有风险自己承担。自此他一头扎进这潭浑水里,夜以继日接待信访群众,一个个倾听他们的诉说。
武家塔村民白香云是他第一个遇到的上访对象。2012年兴县修工业大道时,搅拌站占了她家的地,但村里认为这块地一部分为人口地,一部分为荒地,扩大了面积,不予全部补偿。白香云不服几次到镇政府反映要求解决无果,就多次阻挡施工,后以破坏生产经营秩序罪逮捕。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尹新明两次到现场详细勘察地形,找到当时包村干部、支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多次座谈了解情况,随后,他20多次找白香云谈心,用信任的态度感染她,用情感交流感化她,消解了她多年的积怨。白香云激动地说:“你为我的事费尽了心机,付出了辛苦,我相信你,你怎么处理我都接受”。最后,此事得到圆满合理的解决。她写了“息诉罢访”保证书,并签了协议永不上访。
通过处理这一典型案例,镇村两级干部和群众开始对他有了新的看法,从此打开了解决矛盾纠纷的新局面。
对矛盾纠纷问题要区别对待,合理诉求,合理解决。
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该镇集中精力,对矛盾纠纷问题逐个解决,上访告状的人逐渐减少,工作秩序逐渐正常,先后一共处理35件涉及土地征用引发的矛盾纠纷问题,同时带动了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镇村两级干部,沉下身子,耐住性子,用锲而不舍的啃骨头精神,一件一件解决问题,不推诿,不敷衍,逐渐形成了积案全清,上访群众越来越少的良性循环。
去年4月,中铝华润有限公司100万吨轻合金项目落户该镇兴汉村,该镇党委、政府仅用了25天,便完成了主厂区2100亩土地的征地任务,用两天时间搬迁了272座坟头,10天时间完成了兴汉村87户290口人,面积5680平方米整村拆除搬迁。在倒排征地拆迁任务的三个月时间里,他们共征地4500亩,迁坟542座,拆迁7681平方米,做到项目实施零干扰、零上访,多次受到项目方赞扬。现在党委、政府每天开着门办公,集中精力办事,秩序井然,平安和谐,使得大家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瓦塘镇党委和政府一班人,面对严重的上访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他们认为,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被动局面,其主要原因是,少数镇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法依规施政,面对上访群众,不耐心听其诉求,更不想去调查研究,而是敷衍搪塞,花钱买平安,息事宁人,胡乱答应,打发走了事。长此以往群众就形成了信上不信下,信多尹新明不信少,信闹不信理,信访不信法的观念。为此,该镇从规范信访接待制度入手,于2015年6月出台了《瓦塘镇规范村务九项制度汇编》,提供了各类矛盾纠纷规范性处理方法。各村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委员会,镇建立了信访办公室,并请兴县信访局干部和律师给镇村两级干部讲课,对重大疑难案件,采取召开听证会、研判会掌握最真实的情况,以理服人,按程序办理,全镇上下形成了调处网络机制,使这一工作做到有规、有序、有依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