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精准脱贫

一方山水一方情 易地搬迁天地新

——方山县整自然村搬迁工作实践与探索

□ 肖继旺 张少为 吕鹏飞

方山县半边天服装有限公司与北京夺派服饰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在方山县峪口镇一期易地移民搬迁小区建起了占地5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半边天服装有限公司是峪口镇党委政府利用县财政为贫困户发放的产业扶持资金建设的,该公司吸纳45名移民搬迁户从事服饰、手工艺品加工等订单生产,人均务工收入达到2000元。同时贫困户业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后,年底可分红15%。

注重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

近年来,方山县认真落实“人钱地房树村稳”七字方针,紧扣“六环联动”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在县级层面进行了科学顶层设计。

合理布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沿209国道线、北川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较为齐备的马坊、圪洞、峪口、大武四大镇规划布局了7个集中移民安置点,同步实施水、电、路、气、暖、网“六通”和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文化“六化”,确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完备齐全,搬迁群众生活更加便利。

科学统筹规划关键环节步骤。制定了方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划》《自然村整体搬迁实施方案(试行)》《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宅基地试点复垦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明确了总的工作标准和要求,确定了各个工作步骤的时间点、路线图、任务数。出台了《关于县级领导包联自然村整村搬迁工作的通知》,21名县级领导负责包联30个整自然村,深入基层一线,发现解决问题,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落细。

用足用活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交易政策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坚实手段积极推进。严格按照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科学编制和严格审查了土地增减挂钩实施规划。经初步估算,全县整自然村拆迁复垦后结余指标约327.02亩,通过交易收益的反哺有力推进整自然村搬迁工作。

举县之力推进,加快施工进度

近年来,方山县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五年任务三年完”的要求,聚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深化改革创新举措,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密切联动形成合力,各有关领导和工作力量勇于担当,确保各移民安置点建设工作以超常规速度进行。

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进度。在移民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坚持边开工建设、边补办手续,每月召开易地扶贫搬迁手续办理调度例会,将全县8个安置点的手续办理落实到县级领导和部门、乡镇负责人头上。各乡镇积极与各级手续办理部门协调沟通,职能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精简办理程序,主动服务现场办公,将原来冗长的手续审批和办理时间压缩到最短。

超常举措施工,严格质量进度。各安置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采取超常规举措,通过延长施工时间、加大施工密度、工队轮换作业,在加快楼层建设的同时,同步配套附属设施、铺开室内装潢,确保搬迁群众按时顺利入住。

推行奖补政策,配套室内装修。在充分征求搬迁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县财政出资,按照户均5000元标准,为安置房配备地板、室内门、节能灯、洗漱池、洗菜池、马桶等必要的生活设施,达到基本入住条件。

提前谋划部署,统筹联动推进

近年来,方山县根据整自然村拆除复垦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工作要求严的特点,确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推进此项工作,县扶贫办、发展、住建、国土、民政、财政、农业、林业、公安等部门深化改革举措,勇于实践探索。特别是职能部门和乡镇一把手,深入一线,解剖“麻雀”,推动工作,为整村搬迁提供了动力保障。

方山县对整自然村搬迁工作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但深知,要实现稳得住能致富,还需要下更大功夫。下一步,方山县将继续坚决以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经验做法,全力啃下硬骨头,坚决打赢攻坚战,向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