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退休教师,现年已八十岁了。小时候,父亲是一位农村木匠,靠这小手艺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我虽年龄小,也是他的徒弟,拉下锯帮他做木活。上世纪五十年代临县还没有电灯。每逢过大年家家都要挂红灯。所以一到腊月父亲就开始做灯笼。做好一担灯笼后都要到集市上去卖。离我家三十多里的城庄集在腊月十八,十七日父亲就把做好的灯笼捆成两架,准备第二天上城庄赶集。半夜父亲就起床,用扁担担上灯笼向城庄出发了。我跟在他后面赶路,夜深人静什么也听不见,只听见扁担圪支圪支地响。好不容易走到城庄己经是上午十点钟了,我父亲把灯笼摆开叫卖。父亲做得灯笼非常美观,所以不到半天就把灯笼卖光了。赚得几块钱又在集市上买了四十斤软米和年货,父亲又用扁担担上往回走,回到家里时又是半夜了。虽说父亲精疲力竭了,但一家人非常高兴,过大年能吃年糕和放鞭炮了。
到了六十年代,我参加了工作,买了一辆自行车,到城里赶集甭提心里多高兴了。当时国家正在困难时期,集市上的货物都要凭证购买。我穿的衣服里面没有衬衣,棉袄没有外套,衣服脏了也不能替洗,所以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补补钉钉又三年。
到了九十年代,我儿子也参加了工作,买了一辆小轿车。儿子对我说:“爹,今天我拉上您到城里赶集去。”我二话没说上了车一袋烟功夫就到城里了。当时心里想:父亲如果在世,我也像儿子一样说一声:“爹,今天我拉上您到城里赶集去”,但是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了。只能在清明节那天我买了一辆纸扎小轿车放在父亲坟前叫一声爹,我给您买了一辆小卧车,算是还了无法弥补的心愿。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我们的生活非常幸福。有一天孙子叫我:“爷爷,快来电脑前来,您想要什么我给您买。”我憨厚地说:“买东西不是要到集市上买?”孙子说:“哎呀呀!现在是网上购物,打开电脑,用鼠标一点淘宝,各种货物都显示出来了。您想买什么随您挑。”我说想买一件兰色呢大衣,孙子马上在电脑键盘上按了几下,自信地说;“爷爷等着吧,两三天您想要的大衣就送到咱家了”。果不如然,第三天村快递服务员就把我心爱的大衣送到我家了。我把大衣穿在身上高兴得流了眼泪。我已八十岁了,能赶上这样的好时代,不用出门,不用现钞,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中不知道说什么好,高兴得我唱了一首秧歌:
爷爷赶集扁担在肩上挑,
爹赶集自行车在路上跑,
儿子赶集小卧车一圪绕,
孙赶集在家里手按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