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说好普通话从你我做起

□ 梁瑜

“乘汾酒号列车·赏吕梁山风光,2018吕梁旅游再出发”旅游季活动开展以来,仅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26.69万人次,同比增长9.86%,实现旅游总收入39081.76万元,同比增长6.94%,文化旅游业不折不扣成为全市支柱产业。然而与此形成反差的却是,全市文化环境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表现在群众普通话推广还不尽如人意。

祖国语言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而我市一些地方普通话普及面仍然偏窄。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说普通话比较普遍,但水平有待提高。学校普通话还没有完全成为教学语言,更没有成为校园语言。党政机关也没有率先垂范,把普通话作为公务用语的人为数不多。语言垃圾泛滥不容小视,随着网络语言的繁荣,近年来有好些词已从网络登上了主流媒体的“大雅之堂”,但网上有不少生造词垃圾泛滥,例如“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让人不知所云,甚至细思极恐,污染了语言环境。语言污染还表现在错读上,人场券、机械、亚洲、脂肪、教室等等,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老师、记者,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误读。

改善这一状况,真正实现普通话在吕梁大地的普及,要求全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城镇学校和幼儿园要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从业人员招聘准入要高,没有普通话等级证一律拒之门外,要把普通话水平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晋级晋职的必备条件,一票否决,优胜劣汰。

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把普通话作为公务用语,发挥好龙头作用。鼓励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一定等级,并督促和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广播电视等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要成为全社会说好普通话的典范,新闻媒体应开办推广节目和栏目,普及普通话语言知识。

提倡商业、旅游、邮政、电信、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鼓励从业员提高普通话水平,发挥窗口作用,并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向更宽的领域延伸,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