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模式的媒体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冲突,作为媒体传播人的新闻记者也应该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转变角色,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新任务。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改变
(一)要改变传统思维,学会用新媒体思维做好相关报道
在2018年5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晋商国际合作推进会上,大多数媒体在会议开始之前就已经及时写好相应的文稿,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方便大家了解会议的基本内容。随后,在以直播的形式对会议内容进行实时的报道,进而能够比传统模式的媒体报道形式更快。
新时期,由于互动与分享思维的建设是当前互联网思想的一种,新闻媒体记者就要具备此种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与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服务质量,从而能够基于当前信息全球化的趋势形成自身的工作特点以及工作风格,促进媒体行业中的新闻记者的工作与身份变革。因此新闻工作者就要从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理念与思维的创新融合,不断提升自我的思想观念,努力适应当前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二)要改变传统报道工具依赖,学会新媒体技能,熟悉和习惯新设备新技术
在今年9月19日的第二届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上,媒体记者第一时间到达了会展现场,并摆脱了传统模式下使用摄像机以及常规的摄影设备进行摄影的方式,而是采用航拍的手段对会展的现场进行全面的了解。从会场的布置、会场的地点设置以及参会人员的现状进行报道。同时还在抖音、掌上吕梁手机平台进行实时状态的发布,进而最大限度地发布一些会展的消息和内容。 随着新媒体方式的运用,手机端已成为大众接收最新信息的第一媒体介质,更加广泛地吸引各种年龄段的观众与阅读者,进而帮助新闻信息扩大受众人群,同时还能最大化当前新闻传播的概念与价值。
当前自媒体形式发展的情况,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与传送者,因此对于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就有待考量。因此,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判断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防止有人恶意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虚假言论的发布,并防止产生信息恐慌的现象。对于部分突发性的事件,大众虽然可以第一时间内就进行了解,但是作为新闻信息的获得者,新闻记者可以快速抓住信息中的重点内容进行采访与访问,并基于自身专业特点进行精准的判断,深入探究事件的真相。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自我规范
无论媒体形式以及新闻传播工作的性质如何变化,新闻记者为大众服务,以及对自身报道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负责的理念绝不会改变。新闻记者的价值就是在事件报道的过程中还原事件的真相,并就事件发生之后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惩恶扬善,这是新闻记者的价值与内涵所在。
(一)职业道德规范
新闻记者在进行信息报道与传递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在法律与道德意识的规范下进行信息的传播。禁止利用自身职权的特点获得非法利益,并为了提升自身所报道新闻的点击量以及自身的名誉进行恶意炒作,还要防止通过不正当手段非法进行新闻材料的获取,对新闻记者进行虚假信息报道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止由于自身职业特点利用舆论的形式进行司法干扰行为。要始终坚持着客观与公正的心态为大众进行信息传播,重视民生问题,关注社会困难群众的现状,为了公民的实际利益而不断奋斗。同时,新媒体时代下还要求新闻记者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具有公民意识,进而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业务素质提升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新闻记者还要坚持着以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建设方式,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深化探究。通过对新闻信息的质疑精神的坚持,能够更好地深入探究事件的真相,并怀着为大众负责的心态进行新闻工作。通过各种新闻信息的表面,看到其本质与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加客观地进行正能量的传播,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断揭示新闻信息背后隐含的真相,并在报道中秉持公正的态度,防止由于私人情感而在新闻报道中含有个人情感主义,引导舆论事件的产生。
总之,新闻记者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优化自身行为建设,继而促进新闻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建设,提升自身职业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单位:吕梁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