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高悬法之利剑 守护一方平安

——我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述

□ 本报记者 刘子璇

2018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强调要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从“打黑”到“扫黑”,一字之差,对黑恶势力的斗争提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我市结合实际,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旗帜鲜明地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半年来,全市上下高悬法之利剑,深入排查线索,强化推进举措,广泛宣传发动,持续奋力攻坚,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着源头治理、防患未然挺进。

一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75个黑恶势力团伙,其中黑社会性质组织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1个,恶势力团伙49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3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11人,查封、冻结资金4420.43余万元,查封、扣押其他涉案资产共估值2.0014亿元。群众对扫黑除恶的知晓率达80.87%,对打击处置满意度为72.98%。

宣传动员 营造全民扫黑之势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深化扫黑除恶,优化治安环境,助力脱贫攻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街头巷尾,城市村庄,随处可见的宣传栏、LED屏、喷绘广告、宣传横幅上都写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宣传内容。

“您知道什么是黑恶势力?”“黑恶势力的常见外在表现形式有哪些”……这段时间,不论是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还是农村宣传员,在入户走访时,总会问上这么一句。

如今,像这样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活动已经遍布全市,这是我市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采取的有力举措。为了营造出全民知情、全民参与、同防共打的行动氛围,我市建立健全社会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用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同时借助发一封信的契机,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农村宣传员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教育,努力形成铺天盖地、家喻户晓的宣传发动大格局,让群众成为扫黑除恶的重要力量,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在成立宣传领导组的基础上,我市研究出台了《扫黑除恶宣传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做好扫黑除恶宣传工作的责任。中央督导组进驻山西以来,市直新闻媒体高频次播发公告5000余次,高密度播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片《利剑出击扫黑除恶》万余频次。我们还向全市党员干部印发《吕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会60题》,县市区还结合实际编印发放宣传手册,营造了‘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市扫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同时,我市还通过第三方调查评估,进一步了解了广大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知,明确了阶段打击重点,营造了全社会对黑恶势力同仇敌忾、人人喊打的强大声势。

依法依规 严惩严办贯穿始终

在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坚持依法打击黑恶势力,将严惩严办贯穿整个专项斗争的过程,吕梁方向明确,意志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做到有一个打一个。

如何做到打击活动“全方位、无死角”?市委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在省委确定的12类打击重点基础上, 结合吕梁实际,又具体增加了7类打击重点,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打击对象包括从“恐吓、滋扰、聚众造势等软暴力谋求非法利益的黑恶势力“到打‘法律擦边球”,侵害群众利益,为害一方的“地痞流氓”;打击范围涵盖了“干扰脱贫攻坚、环境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正常开展的黑恶势力;策划、组织、煽动群众集体上访,严重影响正常办公、教学、生产、经营秩序的黑恶势力……”19类打击重点囊括了黑恶势力的边边角角,让各类违法犯罪无处遁形。

如何强化线索摸排,变“等米下锅”为“主动出击”?市、县两级充分利用“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受理问题线索。同时发挥公检法主力军作用,利用公安机关“千名民警访百企进千村入万户”平安吕梁建设、不稳定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检察机关“以人民的名义、维护人民的利益”检察官以案释法系列活动,法院系统“千名法官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形成了法治教育、线索摸排、隐患治理、情报收集、数据汇聚、整体联动的打防管控合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各类线索4065条,其中各县市区3040条,市扫黑办接收到各类线索1025条。

如何强化打击成效,提高依法打击黑恶势力的能力和水平?我市采取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异地用警、异地核查、暗访核查等方式,严厉打击各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紧盯19类打击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对各类黑恶势力展开凌厉进攻态势,3月25日,吕梁率先在全省消除战果“空白县”。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区工作推进情况的监督考核,对柳林县、岚县进行了挂牌督办,使打击黑恶势力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深挖彻查 强化源头治本之举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将扫黑除恶与反腐斗争、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形成长效机制,无疑抓住了专项斗争的关键。

我市纪委监委与市扫黑办、市公安局等部门加强配合,协商建立了线索双移送及反馈机制,确保问题线索集中管理、专人负责、及时移送、快速反馈。市委明确规定,对每起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一律核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坚决“打伞”“断血”,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线索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同时不断加大统筹查处力度,深入开展扶贫领域、民生领域和扫黑除恶“三个专项治理”,9月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47件,处理221人,党纪政务处分90人,组织处理140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一批党员干部涉黑涉恶案件被严肃查处。

群众身边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层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导致黑恶势力乘虚而入。只有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才能压制黑恶势力抬头,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依法依纪、从严从快查办了交城县柰林村村委换届贿选问题,举一反三、全力以赴抓好问题整改工作。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两委”换届选举“回头看”,把一批涉嫌黑恶问题等不符合候选人条件的人员挡在了门外,德才兼备、真正符合村民意愿的人员选进了村“两委”班子。同时,我市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坚持“整顿、规范、创建”并举,以村为基础、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确定353个软弱涣散村,目前累计完成整顿304个,占软弱涣散村总数的86%。

值得一提的是,在扫黑除恶的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边督边改,将专项斗争持续引向深入。9月7日,省委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后,市委连夜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结合会议精神和要求,研究讨论了我市边督边改5个工作方案;9月22日,全省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边督边改工作会议后,我市迅速制定出台了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全市法院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5个深化边督边改工作方案。特别是10月19日中央扫黑除恶第2督导组督导山西省情况反馈会后,市委高度重视,专题研究了《吕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整改方案》,与前期制定的5个边督边改方案和5个深化边督边改方案,共同形成了“1+10”边督边改、督导整改方案体系,切实把边督边改、深化整改的过程变成引深专项斗争的实际行动,确保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入。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场歼灭战,是一场攻坚战,全市上下必须上下一心,全力以赴,以更加浩大的声势和霹雳的手段,深挖细查,依法严惩,让黑恶势力‘无所遁形’。”这样的声音铿锵有力。阶段性的成效让人民群众拍手叫好,也让他们看到了党和政府打击黑恶势力的决心和能力。

有黑必扫,除恶务尽,锋刃所指,顽疾渐消。一个风清气正、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正在全市逐步形成。